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 西游记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必读理由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世界神话小说经典
展示中华悠久文明的杰作
适合不同年龄阅读的人间童话
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
鼓舞人为达目标不折不挠的书
糅合佛、道、儒三家的神魔故事
作者:吴承恩
国别:中国
类型:小说
成书年代:明代,1570年
阅读时间:一生
推荐读本:《西游记》,中华书局,2003年
⊙背景搜索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他少时颇有文才,享誉两淮,却屡次落第,直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40多岁时,才补为贡生。54岁,他因母老家贫,屈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因不愿逢迎上司而弃官归乡,靠卖文为生。他的代表作品《西游记》与《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四大奇书”。
《西游记》的故事源于唐代高僧玄奘只身赴天竺(印度)取经的史实。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由门徒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而后玄奘弟子慧立、彦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对取经事迹进行了神话性的描述。南宋时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有猴行者的形象。取经故事的定型在元代,这时,产生一部评话本《西游记》,具有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的大概内容和主题框架,为吴承恩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内容提要
东胜神洲傲来国的花果山山顶的石头产下一猴。石猴拜师学艺,名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可行十万八千里,神通广大,于是自号“美猴王”。他在东海龙王处取得定海神针,化成金箍棒,能大能小。他到阴曹地府捣乱,玉帝欲派兵捉拿,经太白金星建议,召孙悟空入上界作管马的小官“弼马温”。当孙悟空得知此官地位卑微,就打出天宫,回花果山,称“齐天大圣”。玉帝遣兵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如来佛祖收降了孙悟空,将他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南海观音菩萨往东土寻找取经的人,菩萨点化陈玄奘去西天取经。唐太宗李世民认玄奘为御弟,并赐号三藏。唐三藏路经五行山,救出孙悟空。此后,孙悟空被套上了紧箍咒,先后收伏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返回长安。
⊙作品影响
《西游记》把奇异的神话题材和真切鲜活的现实熔铸在一起,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使作品既有引人心迷的浪漫主义奇思遐想,又有真实细密的情节。语言风格韵散结合,亦庄亦谐,气氛紧张,结构清晰。塑造的人物形象诸如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都是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西游记》问世以后,很快成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受到历代读者的热烈欢迎,人物和故事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本小说,众多典故已成为日常用语,影响深远。它很早就流传到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同时也是世界文学长廊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精彩篇章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寺,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交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真君前前后后乱赶,……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地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子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在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延伸阅读
《西游补》是明代董说所著的一部奇书,内容紧接《西游记》的第六十一回,写唐僧师徒四人离开火焰山后,孙悟空为鲭鱼所迷,在青青世界万镜楼中闯了一通,见古今事,当了半日阎王醒。作品想象丰富,以神喻人,是《西游记》续书中最好的一部。
《续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佚名人,详细描述第一次取经见到如来佛祖以后,返回东土的过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封神演义》同样是一部神话小说,在民间影响很大,作者是明朝的许仲琳,共一百回,写周武王伐商的故事,想象奇特,人物众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