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历史与文学的完美体现 资治通鉴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必读理由
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治国从政、为人处事的宝典
记述中国历史前后时间最长的编年体史书
具有辉煌地位的史学名著
天地一大文
不读《资治通鉴》,不足以了解中国的文明和历史
作者:司马光等
国别:中国
类型:编年体通史
成书年代:宋朝
阅读时间:一生
推荐读本:《资治通鉴》,岳麓书社,2002年
⊙背景搜索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因家乡有一涑水,他写过《涑水记闻》,故人称“涑水先生”,又因他死后被追封为“太师温国公”,后人称他为“司马温公”。他从小爱好史学,七岁听人讲《左氏春秋》即能复述大意。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中进士,做到了谏官;宋英宗时,王安石任宰相,司马光是保守派,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于是开始编撰《资治通鉴》;宋神宗时,王安石正式启用新法,司马光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但他自求到洛阳任闲职,专心编纂《资治通鉴》。书编完后,哲宗即位,司马光任宰相,推翻王安石的全部新法。司马光号迂叟,做事慎重古板,踏实谨慎,须“视地而后敢行,顿足而后敢立”,连写字也规规矩矩,一丝不苟。
《资治通鉴》是一部材料丰富、内容繁多的大型史书,非司马光一人可以完成,当时他的助手还有四人,都以态度认真扎实著称:刘颁、刘恕、范祖禹和司马康。
⊙内容提要
《资治通鉴》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之间一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认为,周平王以来的史事,孔子的《春秋》已经包括,不可损益。《春秋》之后,即鲁哀公十四年以后的事,则是“经不可续”。《资治通鉴》是上接《左传》的,选择三家分晋为开头,反映了司马光有感于战国纷争、维护传统礼教的思想。历史写到五代,不记本朝,自然是出于避讳。《资治通鉴》的书名,顾名思义,“资治”就是有资于统治,“鉴”就是镜子。正因为这样,它的主要内容是由国家兴亡、朝代更替、君王贤愚、官吏好坏组成的政治史。在军事方面,本书也略有侧重,如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写得详细翔实,绘声绘色。此外,经济、文化、文学、宗教、艺术、历法、天文等方面内容,《资治通鉴》也多有体现,可以说,它几乎涵盖了战国至五代所有的重要史事。
⊙作品影响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史料价值高、编纂方法科学,文字优美,是研究唐以及唐以前历史一部最佳的参考资料,对从政、做事、为人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自成书以来,影响巨大而深远。
《资治通鉴》同时也是一部对后世史书编撰影响极大的经典著作,促进了编年体史书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同时,它的文学性也很高。它善于合理地选择材料,精心地进行剪裁,深入地发掘和描述,简明扼要地运用对话,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历史过程,对宋以来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文中的很多语句,后来都成为成语典故,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
⊙精彩篇章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解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抗此难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士,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近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延伸阅读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鲁国的史事为主线,记述各诸侯国的历史,传说由孔子修定成型。解释《春秋》的著作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左传》简称《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先秦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左丘明。《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它虽以鲁国纪年为顺序,却包含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这部书的文学成就很高,叙事有条不紊,重点突出,语言简洁生动,文辞婉而有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