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世界巨头们的轰然坠地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安然、安达信、环球电讯、世界通信、宝丽来、凯马特、基尔希、菲亚特、施乐、维旺迪……
这是一份可怕的名单。没有人知道这份名单还会延续多长。
安然公司,《财富》500强中名列第七,拥有近500亿美元资产。所以当安然公司在2001
年12月3日申请破产保护时,它无疑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刚开始,人们根本预见不到这个大家伙的猝死会造成什么后果,媒体仅仅津津乐道于安然的难逃一死,然而,随后在安然公司发现的财务漏洞却引发了美国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多米诺效应。
12月12日,宝丽来(Polaroid)申请破产保护;1月22日,凯马特(Kmart)申请破产保护;1月28日,环球电讯(GlobalCrossing)申请破产保护。而在德国,同样弥漫着不乐观的气氛,因为在4月8日、5月8日、6月12日,德国最大私营传媒公司基尔希集团(KirchGruppe)的四大支柱先后破产。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安然的财务问题牵出了其独立审计师安达信。随后,经过了2002年上半年的风风雨雨,由于妨碍了司法公正,安达信终于在6月15日被休斯敦联邦法院判为“死刑”。
2001年6月25日,世界通信(WorldCom)——安达信的另一个客户——紧接着爆出了38亿美元的财务漏洞。三天之后,施乐(Xerox)在其重新公布的近年收入报告中,承认虚报了14亿美元的利润。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负债高达71亿美元的维旺迪(Vivendi)的梅西埃狼狈离席,涉嫌财务欺诈的ImClone的瓦克塞尔仓皇被捕,负债66亿美元的菲亚特(Fiat)的坎塔雷拉失意而去。
事实上,商业社会的运行规则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在一个个的光环下面都忘乎所以。商业社会并不需要重塑,需要重塑的只是我们一度失去的理智以及信心。
纵观这些不可一世的商界巨头,它们的倒下或即将倒下不外乎三种原因:过度扩张、策略失误以及最恶劣的财务欺诈。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