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双向冲击(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柯达一进入厦门,就改变了当地的一些“游戏规则”……同时这家跨国公司很快发现,自己的策略和风格也必须有所调整。
这家胶卷巨头初登厦门,最初的冲击曾让一直渴望跨国公司到来的厦门政界感觉到眼花缭乱。
在此之前,厦门官员接待过不少海外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都有实用主义的问题:日本投资者第一个问题会问这里所得税多少,台湾的投资者会问当地工资多少,香港投资者问的是这里地价多少。当年柯达的考察者第一反应是去看医院,厦门负责接待的官员相当奇怪,忍不住问为什么。柯达方面的人回答,如果柯达要在这里投资,将来高峰时期会有100多个美国家庭住在厦门,如果心脏病发作怎么办?如果有病需要求助,打什么电话?接电话的人会不会英语?救护车多久会到?救护车上到底有什么设备?另外,当地医院能否提供健康资料档案?有没有健全的疗养院?万一厦门没有能力处理急病怎么办?
负责接待的官员当时就被这一连串深入细致的问题吓坏了,这些问题他们可从没有想过!那时厦门还没有疗养院,也没有急救人员的电话,但是厦门第一医院有这样的服务,还有24小时紧急传呼,而且接线的人会说英语和日语,懂一定的医疗知识。柯达考察人员测试了两三次。医院的问题有了眉目。
第二大问题是学校。因为有上百个美国家庭要来,所以他们就考察学校。还好,厦门开了私立学校,又开了外国语学校,后来又开了两所国际学校。学校问题也有了着落。
柯达方面对厦门的条件比较满意。这家巨头公司准备以6.5亿美元,在厦门建造东方最大的胶卷基地,这让厦门政界心高气爽,但官员们很快发现,更多的事情来了。
当时,在海沧厂的设计中,有一个消防问题,柯达与厦门消防当局各不相让。
原来,按照国家消防条例的规划,这样的工厂,室内装修材料一定要使用防火材料,不幸的是那种防火材料含有甲醛,对感光材料有害,会影响到胶卷、胶片、相纸的质量。柯达当然坚决不同意按照国内的方式设计自己工厂的消防设施。但厦门市的消防局也不同意,因为海沧这么大规模的工厂,万一出了问题,他们也担不起责任。
问题在哪里?原来国内消防的规划适合一般的企业建筑,根本没有考虑到感光行业特殊的消防要求。而当时的防火涂料,还真找不到不含甲醛的材料,没有替代品。柯达在美国罗切斯特的大型工厂,用的是大功率的消防水泵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水柱可以马上喷出,不仅可以及时扑灭火灾,而且也可以保护建筑。柯达的这套措施符合美国的防火标准,也得到了美国保险公司的认可。
怎么办?承认美国的标准,就违背了国内的消防规定;但坚持中国的标准,那么这个工厂就可能盖不起来,代价就是柯达搬走。一直渴望柯达落户的厦门官员,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他们立即出面协调。
厦门消防当局迅速请示上级,后来消防总局也同意了柯达的消防标准,认为比防火涂料要可靠。于是当时国内惟一一台大功率消防水泵出现在了厦门海沧。
这样表面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例子,极大地丰富了厦门官员那一套经典的外资哲学:外资的引进,更重要是观念的引进,越大的公司冲击越厉害……这些在各种场合都可以兜售的观点,其中的素材的确很多是来自柯达当年带给厦门的冲击。
柯达一进入厦门,就能改变当地的一些“游戏规则”,这种世界500强公司的感觉真是很好。如果跟着这种感觉走下去,未来将会怎样?且慢,这家跨国公司很快就发现,自己的策略和风格也必须有所调整。
一些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小事”,让这家巨头公司领悟颇多。
那一次会面很有火药味。
“我们柯达公司从来都是遵纪守法的,我们世界500强公司绝对不会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
“我告诉你,你这个就是违规。”
在柯达厦门的女办事员一番表白之后,一位人事局的部门主管厉声对答,相当不客气。坐在对面的吴江鸣和年轻女同事顿时面面相觑,场面相当尴尬。
当时,柯达要在厦门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办理一个常规的审批手续,但这个手续迟迟没有能办下来。表面上看来,原因在于柯达厦门公司提供的文件有一些东西没有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实际上问题是,在政府方面,这样的主管部门有两个—一个是劳动局,一个是人事局,而它们的职能又有不少交叉。一家刚刚落户的跨国公司,对这样的本地管理迷宫,自然不能立即了然其中的奥妙。结果,柯达那位年轻的女办事员与劳动局打了不少交道,但最终手续要到人事局去办。
为了能顺利了结此事,吴江鸣作为对外事务部的经理出面,与那位年轻的女办事员一起赶到人事局,刚坐下来,人事局一位部门主管就开始语气生硬地宣讲政策。年轻的女士忍不住马上就回应:“我们柯达公司从来都是遵纪守法的,我们世界500强公司绝对不会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她的本意是想表白柯达是一个什么公司。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过错。从大学毕业以来,她在这家跨国公司细致的培训中,接受的就是这样的东西:柯达公司是一个非常注重信誉、遵守法律、注意自己公众形象的公司。柯达经理们从价值观入手,一再向员工宣讲,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这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一些进入柯达的年轻人颇为自豪,甚至感觉到柯达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能落户厦门,它带来的冲击,应该到处宣扬。
可是,在当时的场合,这种直白就显得非常自傲,让人感觉很不舒服。那位部门主管当场就受不了,马上生气地说:“我告诉你,你们这个就是违规。”
吴江鸣马上意识到,这样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根本行不通,便对年轻的女士有些严厉地说:“我们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对自己的起点摆得非常高,但是,我们对外界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吴江鸣毕竟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立即出来打了一个圆场,设法让对方的气消下去。后来,这个手续以更平和的方式办成了。
自从“98协议”签订以来,这家对华雄心勃勃的跨国公司,很快就发现自己每一次战略深入,都会对这个国家原来的行政环境有很大的触动。这不免要有冲突和磨合。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家巨头公司感到有必要为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穿上“柔性外交”的外衣,寻找一些变通的方法。
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柯达要变成唯唯诺诺的公司,一味迎合本地的规则,而是说它不以“500强公司”这样的强势来压人,反而放低了姿态,尊重当地的一些东西。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