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身处边疆洒青春,年轻永远不认输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辉煌无限。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航天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遭受挫折,遭受失败。但一代代的航天人本着不服输的精神,在大漠深处尽情挥洒着青春热血,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载人航天的早日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利伟的首次巡天遨游,费俊龙、聂海胜的再次翱翔太空,使中华民族的千年期盼变成现实。十几度春秋卧薪尝胆,无数航天人用默默的奉献铺就了这条长长的飞天路。在潮水般的掌声与嘹亮的赞歌背后,凝聚着航天人太多的付出与舍弃:舍弃现代生活方式的多元而选择单一,放弃功成名就的机会而选择成为航天工程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抛在了大沙漠中,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洒在了戈壁滩上,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目睹了这一次次飞天壮举,我们无法忘记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挥洒青春、默默耕耘的航天人。我们更无法忘记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优秀员工。这是地处西北戈壁的东风烈士陵园,聂荣臻元帅和为中国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600多名战士的英灵长眠于此。
1992年,当用“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射澳星时,火箭点火后,由于故障原因,导致火箭紧急关机,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的火箭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为了抢险排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工人魏文举,来不及戴防毒面具,就冲进危险的发射现场。在他的努力下,火箭安全了,但他由于吸入过多的有毒气体,抢救无效,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96年2月15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执行飞行任务,承担发射美国国际卫星708卫星,因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火箭飞行22秒后,坠地爆炸,总体设计部的钱志民、杨明振两名同志又因公殉职,多名同志受伤。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些为建设和保卫卫星发射中心而长眠于酒泉烈士陵园的6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茫茫宇宙,神秘莫测。与人类走出森林、走向大海的每一次探索一样,迈向太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险阻和牺牲。从夸父逐日的艰辛跋涉到万户飞天的悲壮实践,直至独上九霄的太空之旅,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这样的艰险和牺牲。但正是这种风险和牺牲,带动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诗篇,造就了一个个无畏的中国航天勇士。景海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勇气、体现着无限力量的航天员。在他小的时候,就拥有了一股倔强的不服输的精神。景海鹏出生在运城市的东杨家卓村,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运城市盐湖区解州中学刘庆元副校长说,景海鹏个性强、上进心强,是个永不言败的人。给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景海鹏当年考飞行员的事。当初,景海鹏考飞行员并不顺利,连考两次都失败了。第二次考试失败后,景海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两天两夜。他知道父母根本无力供三个孩子上学。在他连续两次失败后,父母决定不再让他上学了。看见儿子无精打采的样子,父母是又心疼又无奈,思前想后决定让海鹏回学校。景海鹏回到学校后,继续努力学习,每天最早进教室的是他,最晚离开教室的还是他。现在,景海鹏依然带着打小就有的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和同样拥有此种精神的人一起,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懈拼搏,锐意进取。他成功了,是因为拥有不服输的精神,并能为自己的目标勇敢地洒青春、抛热血。而社会上有很多人,没有收获成功,没有功成名就,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追求事业成功的能力,而是他们缺乏攀登事业巅峰的勇气。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有百折不挠,甘愿把激情挥洒于事业的决心和勇气,踏踏实实地完成你的工作,为提升你的事业而努力。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在追赶的道路上,难免遇到种种挫折,但千千万万的中国航天人硬是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战胜了艰难险阻,走出了辉煌。在人生路上,当遇到一个小小的挫折时,有些人会把这种挫折放大,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与成功无缘。其实,只要自信,不要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低头,尽情发掘你的工作潜能,就可以向成功靠近。只要自己不怕苦、不怕累,有积极上进的心,不管你是天资聪慧还是智力平平,也不管你身世显赫还是出身贫苦,任何事情都难不住你。在专心、耐心与恒心、拼搏心面前,人生辞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失业了,可以从头再来,重新开始;近期的销售任务没完成,下个月可以再努力一把,争取增长150%;失恋了,可以寻求另一份爱情……没有什么不可能,所谓的不可能,都只是你心中的设限。记住,永远不要输掉志气,输掉了志气,你就输掉了自己。或许在过去的日子里,困难、挫折磨平了你的棱角,你的激情难以持续,但是真正的激情是磨不光的,它就在你的心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有成功的欲望,你的激情就能被点燃,你就能像航天人那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大漠深处,与坚强的胡杨林一起,呵护着中国年轻的载人航天事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