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7节:一场大仗终于打完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94年就要结束了。无论是柳传志还是倪光南,也无论是杨元庆还是郭为,所有的联想人都感受到这一年非比寻常。微机阻击战打响第一枪;两位高层领导者分道扬镳;向中央政府请命;高举民族大旗;拒绝“中国芯”;转战南方战场;复制惠普的分销模式;在全国拥有了至少200家代理商;北京总部不再卖电脑了,但电脑销量增长100%,达到4.5万台。在这一连串事件之外,还有很多大事:中央政府颁行改革新政,企业制度改革、税务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物价体制改革。银行开足马力印钞票,让全国物价上涨21.7%。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连续15年下跌之后,第一次在8.7:1的水平上稳定下来。英特尔推动芯片大幅降价—奔腾100MHz的中央处理器单价从1 000美元降至750美元,导致圣诞节期间,世界市场上的高档个人计算机价格大跌。中国市场上微机销售65万台,增长68.1%。国内计算机制造厂商花在广告上的钱增加了一倍,国产品牌稍微扩大了自己的阵地,可是外国品牌和台湾品牌的微机仍然占有69%的份额。至少有27%的消费者仍然钟情于AST,不过这个公司已经面临4 000万美元亏损—每股亏损1.25美元,导致公司大规模地关闭生产流水线,还辞退至少10%的雇员。而联想微机市场的份额增加了3个百分点,达到8%,排在国产微机的第一位。电子工业部的统计还表明,在联想的后面是那些老牌的和新起的厂商:长城集团、浪潮集团、长江集团、南天集团、长安集团、长白集团、华光集团和紫金集团。此外还有,“联想汉卡”进入最后阶段,库存5 000块全部降价处理;微软与联想合作开发的MS-DOS中文版在北京发布;联想电脑“小秘书”出现在市场上,成为“E系列”的配套软件包,它集汉字环境下的十余种常用小型软件于一体,包括文字编辑、名片册、记事本、计算器、百年历、家庭资料库、度量转换、邮政备忘录、交通备忘录。
北京西北三环道路改造工程终于完工,在连接中关村大街的路口架起一座立交桥。公司向政府递交报告,申请将这桥命名为“联想桥”,还表示这将有利于扩大电子一条街的影响,读起来琅琅上口,从美学观点看也不失为“一个美丽动听的桥名”。但是四通公司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于是一场冠名权的争夺战在联想和四通之间展开。好在那附近有三座新桥同时矗立起来,所以这场争夺能够以妥协的方式了结。四通占了其中一座。而联想则以50万元买到另外两座桥的永久性的冠名权—“联想桥”和“联想东桥”。
12月8日,21世纪剧场的联想成立10周年大会把这一切推向高潮。一首新歌在公司里面流行起来,它的名字叫做《联想之歌》,旋律中有激昂也有婉转,有豪迈也有柔情,所以无论老一代还是新员工,人人会唱:
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回响,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我们的目光在科技高峰上翱翔,
肩负历史的重任,托起中华的太阳,
啊,联想,联想,联想,
乘风破浪向远方。
啊,联想,联想,联想,
我们走向辉煌。
我们的大船在汹涌的大潮中起航,
求实进取创新写在不落的风帆上。
我们的队伍在联想世界里成长,
团结勇敢坚定把美好的未来开创。
啊,联想,联想,联想,
乘风破浪向远方。
啊,联想,联想,联想,
我们再创辉煌。
公关部不断把各地的战报送到柳传志案头:幻灯片、录像片、报纸文章、电视镜头、大会上的旗帜、花篮、政府官员的赞扬。他有些激动,忍不住提笔给公关部写信:“一场大仗终于打完了。这是联想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战役。整个公司军心大振,不但及时刹住了年初以来出现的情绪滑坡,而且鼓起了斗志,这个战役又是我们整个大战役的前哨战。”几乎每一个公司在初创的时候都是激情满怀的,难的是矢志不渝。这次战役重申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联想是不肯言败的。而且,公司将坚决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中国品牌的集大成者,同时它也标志着联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司,能够做出大胆的决定。
尽管柳传志宣布“仗打完了”,可在杨元庆这里还没有完。1994年的最后一天,他把几个记者请到公司来,告诉他们“联想微机1994系列”—“E系列”(经济型电脑)、“G系列”(绿色电脑)和“P系列”(奔腾电脑)—大获成功。从1995年的1月起,就要推出新产品—“联想1+1星座系列家用电脑”,有“双秤”、“宝瓶”、“金牛”、“人马”四种型号,15种配置,全部采用联想486/33主板,最贵的12 000元,最便宜的只要3 000元。记者们听了,个个觉得新鲜,因为人们迄今为止说起电脑时,只是“386”、“486”或者“586”,给电脑起名字还是第一次。杨元庆喜气洋洋地宣称,用“星座”给电脑命名,是“一种新概念的完美体现”。其实,这主意是他和几个年轻的属下在一顿晚餐会上灵机一动想出来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