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42节 出局者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柳传志剥夺吕谭平权力之后,就在香港联想进行了大调整。他的调整立竿见影,让人很容易产生神话般的联想。
有人形容柳传志处乱不惊,事实上他也曾心惊肉跳。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从不将自己的惊慌失措展示给他的部属。曹之江形容说:“我最佩服柳总的是,他面对问题的时候从不焦躁。像香港联想的大亏损,他头一天还没有主意,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拿着几张纸说我有办法了。”
柳传志的确有办法了,QDI赢利了,PCB板厂赢利了,AST业务预计亏损2000万,但到了财年结束时郭为硬是把它变成了赢利2000多万。
一切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11月,联想最高层在美国旧金山开会商讨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整合。柳传志突然说,“我已经下决心了,请吕谭平出局。”吕谭平在香港联想的命运,就此被决定了。
传说中柳传志在公司办公室与吕谭平回忆了往事,叙了叙感情,接着便称赞吕谭平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工作也很勤奋。他慢慢切入正题,说香港联想在银行欠下四个亿贷款,“背这么大包袱,公司办不下去”。他说甩掉贷款包袱的现成办法就是配发新股,从股市上融资。“但是,”他说,“现在香港联想的股票很不值钱,再发新股,股数再变大,股票会更不值钱,公司从此很难见天日。”
他诱导吕谭平进入他的谈话思路中,对他的建议频频点头称是。然后他指出一条光明道路:“将北京联想整合进香港联想,将北京联想好的业务,有利润的业务全都装进香港联想,如此一来,可以让香港联想的股价起来,再进行融资,还银行贷款。”
“但是——”柳传志犹豫了半天,终于下决心说,“如果将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整合在一起,统一指挥,这种情况下,香港的同事就不能再在公司里面占重要位置了。”
吕谭平此时终于明白了柳传志的用心,他不得不佩服柳传志的布局和他在种种问题上的“拐大弯”。他避重就轻,不从正面回答柳传志的建议。他说起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遭逢,说起亏损后自己在香港花两个礼拜拜访了每家银行,而且还将个人所有股票全都抵押给银行,还以个人全部财产作为担保。
柳传志并未打断他吕谭平讲述往事,他仔细倾听。并劝吕谭平留下来当董事,可以独立管开辟一块新业务,譬如投资之类。吕谭平委婉地拒绝了柳传志的提议。
到了被请出局的正式会议上,吕谭平尽管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掩面而泣。柳传志对吕谭平深为同情,多年来他和吕谭平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依旧记得在联想的小食堂中他如何拍掉了吕谭平筷子上的死苍蝇,他也知道吕谭平为香港联想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在大亏损后以飞机为家,从美国到欧洲飞来飞去,深入第一线指挥作战。但是,吕谭平必须出局。柳传志后来说:“吕先生在管理方法上有很大问题,既然让我负责整个公司,我对QDI的想法和他不同,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让他作出牺牲。”
柳传志与吴礼益的谈判颇为顺利,几乎没有进行任何交锋。柳传志刚说完,吴礼益便道:“这么做对,我表示支持。”吴礼益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柳传志评价他谈判很有技巧,宏观判断也很准确,在AST业务上居功至伟。但柳传志始终认为吴礼益更愿意做投机性、赚大钱的业务,不愿搞工业。吴礼益在香港联想压抑个性,毫无保留地按联想方式工作。他又兼重人情,轻人事,对下属宽纵,对联想又充满责任,即使聪明如他也感到无法左右逢源,痛苦不堪。柳传志的提议使他顺水推舟完成了退出。
吕谭平和吴礼益的出局,使柳传志获得了足够的空间;香港联想的整顿,使柳传志赢得了足够时间。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将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并为一体。
而在角落的阴影中,倪光南依旧等待着他。他布置好了所有的机关,蓄积能量引而不发,他等待他走过去,等待他陷落下去,等待他气喘吁吁有心无力。他们两个人的博弈,是一出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