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抱着兴趣听对方讲话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专业的心理咨询家每天要工作八小时,有时甚至要持续十二个小时和病人谈话。所以有时别人会问,这样一天到晚听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累不累啊。确实,从体力上来说,的确是件很累的事。心理咨询家大都有腰病,这是职业病。但是,只要谈话不超过心理咨询家的能力范围,那么在精神上不会那么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理咨询家对对方说的话题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样一写,有些读者就会产生这样的印象:觉得心理咨询家以窥探别人的隐私为兴趣。但其实我们并不是对谈话的具体内容感兴趣。因为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就根本无法从事这项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想象一下连续几小时,走了一个又来一个,不断的听病人发牢骚,诉说自己苦闷的情景,这样大概就能明白了。比起谈话内容,我们对病人为什么这么认为,为什么从这种角度来理解,来感受这类的问题更感兴趣。因为在这些问题里包含了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我们每天接触不同的人,了解每个人特有的性格,所以不会对这种工作产生厌烦。
例如,
曾有一位病人一到我这里,刚坐下就吐出一句:“日本人真都是些笨蛋。”而且他显出一脸的疲态。面对这样一个人,你会怎么理解他说的这句话呢?也许一般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反驳他的话。因为他们认为“日本人中有笨的,当然也有聪明的。”这也是一般人的看法(对事物的看法)。但这样一来,你又会从听的状态转移到一种因为观点不同而产生的反感状态的。如果这种状态听对方讲话,对方也不可能畅所欲言了,而听的一方也觉得厌倦。所以如果从普通的,健康的角度去听的话,是无法做一个高明的听者的。
你会不会试着这样想象一下来解释他的话呢?“他是不是曾经被别人当成笨蛋看待呢?”如果你能这样想,你就已经接近于一个专业心理学家的思维了,一些关于临床心理学的书籍中,都写到了对这类行为的解释和看法。这些都是经过多年的临床心理学家实践得到的经验,但只有心理学家是这么认为的,这也是一个事实,而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家也大致学过这些理论,所以当然脑子里也会跳出这种看法。但同时也会有五到十种与此不同的看法。
就连专业的心理咨询家在刚开始学习这种单纯的解释性的看法时也觉得很有趣。而一旦学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这种以定式去理解人的方式产生厌倦情绪。自然也就不会再觉得有趣了。如果看一场已经预知结果的比赛,还能激起你的兴趣,那一定是你喜欢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种单纯的解释性的看法是属于结果已知的看法,所以除非是一些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否则就会厌倦,而如果厌倦了就不能从事心理咨询家这个职业。
“为什么他看上去一脸疲态,并且会说日本人都是些笨蛋呢?”在他的言行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才造成他现在如此的表现,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问题。我们要洞察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以及他是怎样看待世界和事物的。这样的过程说难一点,就是对人类行为的变化方式产生兴趣。
我经常去的一些饭馆和寿司店老板和我熟悉了以后,就会对我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兴趣。他们经常会说:“您一定知识非常丰富,什么话题都可以谈,而且懂很多道理。”对于看惯了店里形形色色的人的老板来说,觉得我的职业和他们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有所不同,但究竟是什么样的职业呢,他们又觉得无法想象。
确实,临床心理学家这一职业还不能说非常普遍。律师和税务员这两种职业经常被人搞错,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我的职业能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觉得很高兴,因为从这些不了解这个职业的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确承认了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家。
像我们这样的心理咨询家,会像看专业书一样看小说。也会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如果来的病人有他们钟爱的漫画,电影,音乐,小说之类的事物,我们必须也会去听,也会去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着迷,再者可以比较出自己和他不同的感受。如果自己亲身体验了,就可以从病人的角度,立场来了解他的痴迷程度。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体验,知识和常识就自然丰富起来了。
人们总是想了解时下最流行的电影,小说,音乐。因为流行事物都抓住了时代的特点,而且大都是有趣的事物。特别是谁都不想落后于潮流,都不想和别人没有共同话题,和大家一样才比较安心,这些都是原因,心理咨询家当然也会有同样的目的,但更重要的目的是想通过体验病人感兴趣的事物,来增加和病人之间的共通感,并且通过比较自己和他不同的感受来了解他。
孩子们都很喜欢玩电子游戏,所以当家长要对他们说:“不要玩了,该学习了”之前,最好亲身体验一下,这样才能理解孩子。如果家长也像孩子那样着迷的话,就应该能理解孩子的心情了。如果对于家长来说觉得这根本没什么好玩的,只会让人疲劳,但这毕竟是了解小孩子的最佳途径。
大部分家长总是会说:“真不知道这游戏有什么好玩的。”他们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但是,心理咨询家就不同了,他们会这样去考虑“自己觉得这么无聊,这么累人的游戏为什么孩子们会这么着迷”。而且不仅考虑,还要实际的去体验。不仅出于自己的兴趣,还要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产生感兴趣并参与孩子们的游戏。这样一来,当孩子感到这个人对自己感兴趣时,他就会告诉你关于游戏的事以及关于他自己的事。听了他的话,你就能明白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么着迷于电子游戏了。有时候孩子甚至会告诉你一些富有哲理的事。
心理咨询家听病人谈话时也是这样的态度。当病人说的话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时,心理咨询家就会被它吸引。这时当然会抱着浓厚的兴趣去听对方讲话的,但是作为心理咨询家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想客观的听对方讲话其实并非是件很难做到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一来,就会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去理解对方的话,这看起来像是共通感,但其实并不是共通感。因为所谓的共通感,就是指以对方的心情听他讲话。而一旦用自己的心情去理解的话,就多少会和对方的感受产生误差。对谈话内容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对说话者本人有兴趣,这样才能很容易的听他说话。
现在大家一定已经发现专业的心理咨询家所采用的听的方法和普通人不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所用的是完全以对方为中心的听的方法。
如果能对对方的话产生兴趣,“听”会成为一件很快乐的事。但只有当你对这些话没有兴趣时,才是理解对方的最好机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