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只有走下去才有出路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应聘失败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要想在北京生活并非易事。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境况,就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努力实现提升。他暗暗发誓,终有一天他要靠自己的奋斗扬眉吐气地立足于这个城市。对于好心的老乡,他深深感激,但同情不是他想要的,发奋图强才是他最终的出路。
毕业时,当班上其他同学为找工作东奔西跑时,方泽坤却在安心地做自己的论文。由于在学校的出色表现及毕业前在本地大报的见习经历,方泽坤被省公安厅一个直属单位招收为宣传干事。
单位的工作很轻松,对于当过学生记者的方泽坤来说胜任有余。渐渐地,单调的工作内容使他觉得生活缺乏挑战性,于是他便辞职跳槽到汇仁集团,负责企业策划、内刊编辑等事务。全新的工作内容让他受益匪浅,也为他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方泽坤将学习以外的时间用于工作;如今工作了,他则把工作以外的时间用于学习。方泽坤已经习惯了边工作边学习的生活。
一年之后,他看到北京大学在招收本硕连读的学生,奋进之心促使他做出继续深造的选择。经过努力,他以所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
在北大的日子同样是艰苦的。同学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才子,学习本身就充满着极大的挑战。北大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而方泽坤还要自己赚取必需的生活费,这就迫使他必须边学习边兼职。方泽坤说:“我当时想起了和爸爸一起插秧的一次经历。那时年纪还小,因为实在受不了起早贪黑地在田里干活的苦,插秧时就赌气插得又稀又歪。从不发火的爸爸看见了,抬手就给了我一记耳光。他说,‘你要有本事就自己考出去离开农村,否则就本本分分地农活。’现在这话还时时在我耳边想起,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日子我都不觉得苦,总觉得自己一定能挺过去。”方泽坤没有抱怨,而是咬紧牙关去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交了学费后,方泽坤的钱包里仅剩下100多元钱—这是他所有的生活费。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悄悄参加了招聘会。正巧一家杂志社正在招兼职编辑,于是他主动上前介绍自己,没想到招聘人也是江西人,方泽坤立刻和他攀上了老乡关系。因为是同乡,这位招聘人好心地提醒他:“以后出来应聘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穿着,像你这样是很难找到好工作的。我知道你经济或许不太宽裕,但这是门面上的事,适当注意吧。”最后,他悄悄拿出20元钱交给方泽坤,并对他说:“我们会给每位应聘者提供交通费,这是你的,拿上吧。”
应聘失败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要想在北京生活并非易事。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境况,就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努力实现提升。他暗暗发誓,终有一天他要靠自己的奋斗扬眉吐气地立足于这个城市。对于好心的老乡,他深深感激,但同情不是他想要的,发奋图强才是他最终的出路。
从北大记者团中的一名骨干记者做起,凭借着已有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文学基础,方泽坤成为北大记者团的骨干记者。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担任了副团长的职务,后来又担任了院新闻社社长、学生会副主席,从而有机会报道很多大型会议和采访一些国内外知名人士,如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菲律宾前总理拉莫斯、韩国前总理李寿成、香港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都接受过他的采访。在北大记者团中的工作为他日后的求职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基本站稳脚跟之后,方泽坤把目光再次投向了社会。他深知,不管在校成绩是多么辉煌、优异,他最终还是要步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接受锤炼。
为了维持生计,也为了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方泽坤进入《中国企业报》,成为一名兼职的见习记者。起初,他只是写些小文章,并没有较好的采访机会。一次,报社决定采访一位知名企业的老总,但栏目记者正巧出差,方泽坤通过积极自荐,争取到了这个机会。看了他的文章,这位企业老总决定接受他的采访。采访进行得很顺利,文章写出后,受到那位企业老总和社领导的一致好评。从此,他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他由见习记者变为栏目记者。
在《中国企业报》兼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方泽坤又去了一家教育类的杂志做记者、编辑。初来乍到,方泽坤习惯性地观察着他的工作环境。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这里在日常管理和组织运作上所存在的问题。于是,他给总编写了一封信,逐一列举了有待改进之处。总编看后很惊奇,也很欣赏这个小伙子的眼光和头脑,便破格提升了这个年轻记者做了总编助理。这也使得方泽坤获得了另一个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这次经历,也为他后来顺利承担《英语学习辅导报》教研版创刊人及教研版主编做了铺垫。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