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谴责西雅图暴乱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99年12月3日
西雅图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因为数万名示威者的扰乱,不得不实施了宵禁。人权分子、性别平等主义者、工会活跃分子、环保主义者、贸易保护主义者以及狭隘民族主义者,爬上屋顶,阻断交通,对以“自由贸易”为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发起了攻击。
类似的示威不一而足。一个名为“转折点计划”的环保组织,在《纽约时报》刊登整整两版广告,以“全球单调文化”为题,指责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破坏了世界各地原有的风土人情,令开罗变成了洛杉矶,新德里变成了伦敦。
上星期,激进青年学生占据了位于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摇旗呐喊:“WTO杀人!摧毁WTO!”他们声称,实施贸易自由化,会迫使第三世界国家的贫苦人民成为发达国家的廉价劳工,使他们过着辛劳而卑微的生活,因此他们主张关闭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sweatshop)”。
然而,正当记者的镜头瞄准煽情的场面的时候,美国传统基金与《华尔街日报》联合评选的“2000年全球经济自由指数”公布了:香港、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名列前茅,而海地、缅甸、越南、古巴、利比亚、北朝鲜则照例在结尾处聚首。
这是一份无声的反驳。有些国家遇上饥荒,连树皮都被吃光,广播电台要教人如何选择无毒的野草进食,试问这时谁还能奢谈什么环保?试问,当看到一名企图偷渡的海地男孩在怒海中沉浮的新闻片段时,人权分子难道还会认为“血汗工厂”是不能容忍的选择?
是的,第三世界的加工厂里,工人工作辛苦,生活环境恶劣,出现童工,工业安全没有保障。然而,这就是他们当时最好的选择。如果他们不能选择在那里工作,他们面对的,就很可能是饥饿和死亡。
有人争辩说,发达国家的人民在享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加工品的时候,应该于心有愧,应该给这些工人提供更为优厚的待遇。但是,资本家到这些地区开设工厂,就是看中了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如果以行政手段提高他们的待遇,就只会出现两种结局:要么是造就一个收入特别高的小圈子,而其他大多数人则得不到雇佣,收入是零;要么是根本上赶走了资本家,所有人的收入都是零。理论上的高工资,实际上的零工资,不是示威者想要的结局吧?
再谈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是的,这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这首先跟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够严格有关。森林、河流往往都是公共财产,如果代理这些公共财产的当地政府缺乏明确的权责,他们就会对环境污染听之任之,无心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发展经济的坏处,往往大于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处。两害取其轻,是社会不得不作的选择。没有人否认,在公路上塞车是很讨厌的事情,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渴望拥有自己的小车。毕竟,没有人强迫你要买小车,也没有人强迫你吃麦当劳。新德里或许变得像伦敦了,开罗或许变得像洛杉矶了,这会令游客大失所望——游客当然希望别人保持文明前的特色。但是,难道游客的满足比当地居民脱贫更重要?
西雅图的示威者各式各样,但无论是人权分子,还是环保分子,都有其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自己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呼吁别人选择落后。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