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学会自己认知自己(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确地自我剖析和定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接触大量的职业经理,我深刻感受到一个问题:两个资历类似的人可以身价相差十倍。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这一切呢?是否真的存在看不见的手呢?一个真正的人才怎样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并重用呢?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如何“选在君王侧”,不仅靠自己的才能,还要靠一定的技巧。
这一节开始前,我先讲一个有趣的寓言:
鹰从高岩上飞下来,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乌鸦凭借着对鹰的记忆,反复练习俯冲的姿势,也希望像鹰一样去抓一只羊。一天,它觉得练习得差不多了,呼拉拉地从山崖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它不断地使劲怕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它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一只乌鸦,可是自己却要充当老鹰。”
老鹰与乌鸦的故事听起来很简单,也很可笑,但是,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是否我们也会犯与乌鸦同样的错误。
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太多太多类似的故事:
A先生在多家大公司担任过领导职位,近年自己创办了一家管理顾问公司,公司的主要咨询项目是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在一次同行的聚会上他谈到,最近接到了一个战略管理的项目,想在3个月之内结束这个项目。于是有人问他在三个月内能否完成?他自信地说可以完成,因为他以前和国外某个著名的咨询公司合作过,2个月就完成了战略管理咨询项目。我问他,您能做到吗?您可能掌握了一些方法论,但是,您是否知道,国外的咨询公司都有一个强大的行业资料数据库,所以他们能够在3个月之内完成咨询项目,而您没有这样的数据支持,您要做好这样的项目,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想让客户满意的话。A听完后不以为然。
B是一个化妆品公司老板,其赢利模式是依靠代理商打市场。由于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利润每况愈下,B急于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一次化妆品展销会上,B发现某品牌不依靠代理商,直接做到美容院,其生意非常好,于是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生意不好的原因。回来后,B就张罗着踢开代理商,直接做终端。朋友们劝他说,别人直接做终端,生意很好一定有他的原因,你需要仔细地了解,他的产品特点、营销策划、行业经验,以及他的员工素质和你都是不一样的,你一下子是学不来的,你最好慢慢消化。B还是固执己见。
C是西南某企业的总经理,在参加了几次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后,决定引入新的竞争机制,在公司里搞考核与末位淘汰。专家建议他说,你公司的管理基础很薄弱,你现在操作考核并进行末位淘汰是不合适的,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引起你公司员工的反感,你只有先加强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后,再运用一些新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才行。但他觉得自己可以成功。
乌鸦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它以为自己只要用老鹰的姿势就可以抓到羊;第二,它没有看清楚,老鹰抓的是一只羊羔,而它却去抓一只公羊。乌鸦想学老鹰,其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是乌鸦要认清自己,如果要想蜕变成一只鹰的话,需要付出异常艰苦努力,而不只是简单地学习老鹰俯冲下山崖的姿势。它也许要锻炼自己的力量、反复的磨砺自己的爪子、练习自己的眼力……只有这样,乌鸦才有可能抓到羊羔;只有这样,乌鸦才可能变成一只老鹰。
A后来没有在3个月内完成项目,而且顾客认为他是在卖资料,只是简单地抄袭外国咨询公司模式。A经过这件事情后,反思自己的操作模式,开始建设公司自己的知识数据库,其生意逐渐好起来。
B吃了很多苦头后又走回了老路,依然依靠代理商打天下,其生意依然不好。B又在探索别的出路。但是他在总结自己的失败时,依然不承认自己的考虑不成熟就开始操作,认为不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手下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
C的改革失败了,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几个月,C离开了公司。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后,C现在正在另外一家公司担任重要的管理工作,听说他现在塌实多了。
乌鸦失败一次并不可怕,怕的是失败了,依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乌鸦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鹰,自己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鹰。我们相信,只要乌鸦有自己的信念,正确地认识自我,它最终可以变成一只翱翔在天空的老鹰。
中国的一句古话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自知相当的不简单,这可能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吧!
通过自我剖析,我们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核心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有些人天生逻辑思维能力突出,有些人有艺术天赋,有些人有运动天赋,而有些人则是伶牙俐齿。这些天赋一定需要尽早地发掘并加强,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有意识地使用这些天赋。
核心劣势。上帝的公平在于他不会将幸运给同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很多缺点甚至是难以克服的。我们可以这么看,我们教一个天生不善于表达的人演讲,就算他再努力可能也最多得60分,要让他成为伟大的演说家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很多伪科学告诉人们你可以成为任何人,这些家伙甚至能举出例子来,都是特例否定惯例的例子。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难于克服的劣势后,我们要在规划职业发展生涯中努力规避核心劣势部分。举个例子,如果你的逻辑思维不行的话,你就不要试图做一个程序员;而如果你的沟通水平差的话,就不要试图成为一个销售员了。
必须提高的领域。是不是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劣势后都可以规避或者索性置之不理呢?当然也不是这样。总有一些是无法规避的,而且,就算我们不能将我们的劣势提升为优势,但至少不能太弱。例如一个先天沟通水平不佳的人不要试图做销售人员,但是,是不是不做销售人员就不需要沟通技巧了呢?就算做技术人员也需要沟通,他需要让自己在这方面的劣势至少不影响到自己和同事的交流。一句话,我们要让我们的短板不要太短。
兴趣。兴趣可以培养,但是不能完全无中生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干的工作,比如,我喜欢帮助其他企业提高运营水平,我就选择了做管理咨询。有些人喜欢钻研,那么他就可以选择做研发人员。在没有刻意培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很多兴趣,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兴趣剖析后,对有利于我们职业发展的兴趣进行一些重点的培养。我的另外一个忠告就是一定要把职业兴趣和业余爱好分开。
给自己定位并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当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以后,定位和规划越早越好,千万不要有得过且过的心态。根据你的优势、劣势和兴趣方向,你需要判断你适合在哪个行业、哪个职位工作。当这些定下来以后,你就不要太多受小的利益诱惑。比如:如果你计划在消费品行业工作,而你也在这个行业内服务了几年了,你就不要为了1000元的加薪贸然加入一个你不熟悉的行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