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如何发现你的市场价格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文/小未 (魏甫华)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黑幽”真实地道出这个十倍速时代的特征。我们的“猎头”就是帮助客户企业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掠夺的生力军。掠夺这个词可能有些刺耳,但是这个词最真切地反映出猎头公司之所以胜出的市场原理。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人力和土地、资本一起构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真正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却要到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人力资本经济学家舒尔茨发现,一般资产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规律是报酬递减,知识资产是报酬递增,而知识资产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人力资本。进入全球化市场的时代,预示一个资源的全球化使得财务资本驱动时代即将结束,人力资本驱动的时代即将到来。王洪浩的《猎头 》一书真实地还原了猎头行业的本来面貌,。
人力资源一直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这对于企业家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常识,但是如何发现企业最需要的人力资源,却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的最核心部分就是发现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稀缺资源可能是因为它本身就非常稀缺,例如黄金等稀有物品,但也可能是由于资源市场信息不对称或者发现成本太高所产生的稀缺。人力资源的稀缺大都属于后者,所以,解决人力资源稀缺的重点在于存在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定价机制。猎头公司就是这样一种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猎头的英文是“Executive search”,我把它翻译成“捕获职业经理人”。它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原理:只有猎人知道猎物的价值。
我对国内沸沸扬扬争论达一年之久可能还将继续下去的“郎咸平事件”有另外一种解读,郎咸平指出国内国有企业经理人缺乏信托责任,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从“保姆”变成了“主人”。我认为关键是目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行政任命定价机制扭曲了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使得中国缺乏一个发现职业经理人价格的竞争性市场机制。所以重点在于培育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定价机制,鼓励猎头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这一定价机制最重要的环节。
看到王洪浩这样的中国本土人力资源咨询专家的“本土书籍”,我们自然见猎心喜。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揭示国内刚刚兴起的猎头行业运作的书。和一些介绍国外成熟的猎头行业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显得比较粗糙,没有太多的理论化分析,即或个案研究也带有作者比较强的感受色彩。但或许就是这种粗糙,保存了作者一些比较尖锐的性格。对于管理咨询类书籍,我比较喜欢这种有些“粗糙的书”, 它让你感觉更实在,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进入这个行业的“红宝书”。 即或你并不准备从事猎头行业,书中一些关于猎头行业的“内幕披露”内容,也可以满足你对神秘面纱背后猎头公司的窥视欲望。美国斯必克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裁刘晓华女士评论道,“这本书反映了中国本土一代优秀人力资源咨询专家的专业能力。”
我尤其感兴起的是书中介绍的一些失败案例,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理解这个新兴行业的市场环境和职业边界。这是“本土书籍”优于“国际书籍”的地方。涉足市场,就必然有一个交学费的过程,中国企业有一个非常让咨询行业哭笑不得的特点,国有企业不仅喜欢交学费,而且喜欢交昂贵的学费,而民营企业喜欢免费的午餐,其结果往往也交了昂贵的学费。书中的案例虽然由于商业秘密原因做了技术处理,但仍然非常精彩。好的咨询就是能将风险扼杀再萌芽状态,多进行预防性维修,而不至于缴纳昂贵的学费。王洪浩指出,“咨询费用再贵也贵不过学费”。这是需要普及的常识。
对于一个没有跳槽经验或者生性不喜欢流动职业经理人来说,知道一下自己的市场价格有什么不好呢?至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我的建议是,第一步先看看王洪浩这本书。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分析怀才不遇型、稳健发展型等等不同职业经理人的性格及职业建议,其中对职业面试中50多个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非常具有实用性。其次,看完后就去和猎头公司打打交道吧。或许一个偶然的机会就改变了自己。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