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9节 义乌形态(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
把电子商务还给商人
如今,义乌人仍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非人格化交易的升级,而政府在其间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相比于温州对地方语言的眷恋,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却有不少老外在操着较为流利的普通话与义乌老板谈生意;很多义乌老板也能轻松地用英语对话。而义乌商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也是夹杂着各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
从2001年开始,义乌市政府下发通知,要求逐步为全市经商人员免费提供外语和电子商务培训。如今的义乌,上外语培训班和电子商务班学习,已蔚然成风。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义乌市工商局和企业联合举办的免费英语培训班尽管每期都要开40到50个班,2000人左右,但仍然难以满足义乌人学习外语的渴求。据义乌市工商局的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开始,已有两万多经商人员先后参加了8期英语和电子商务培训。
据义乌市工商局人士介绍,目前,义乌市已经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经商人员和出租车司机外语培训。而且,义乌还在全市开展了机关干部公务英语达标考试,要求40岁以下干部必须通过浙江省外语水平一级以上考试。义乌电视台每天都有一档英语新闻播出,企业网站上,中英文两种文字的信息都会及时刷新。
“光这些还不够,只有给外国朋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才愿意到义乌来经商。”义乌市工商局一位官员表示,这是义乌把自己定位为“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具体表现。
义乌市政府一位官员透露,义乌有关部门正在计划专为外商子女就读量身定做一个国际学校。为促进相互了解,还计划将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编印成书,方便本地商户同外商的交往。
约旦人胡汉表示,他已经爱上了义乌。“我在义乌交下了许多好朋友,有什么困难,只要打个电话,朋友们就会及时赶到,丝毫没有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义乌政府的智慧还体现在,他们懂得努力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来进一步打破人格化交易的障碍。
目前,胡汉的公司主要是先通过互联网接受全球各地的定单,然后兄弟俩再从义乌的市场上寻找货源、比较价格,确定生产厂家下定单,确定样式、数量、交货期,安排包装出口。他们的货物发往中东、南非、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每个月能组织销售大约30多个标准集装箱的义乌小商品。
“把电子商务还给商人。”这是义乌街头的巨幅公益广告。
如今的义乌,使用电子商务达成的交易已经有相当规模。记者了解到,正在扩建的福田交易市场,每个摊位下面都埋有宽带。而以往的小商品交易市场,也正在对摊位进行整修,埋下大量的宽带。
据这里的商人介绍,以往做生意靠的是电话联系、往返看样品,做成一笔买卖来来往往要花很多时间,不仅花钱,还耗费许多精力。现在,商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起了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网络做生意,直接在网络上看样订货,节省了时间、精力和费用,并且成交率大大提高。
当电子商务还被其他城市束之高阁时,它在义乌已经开始成功下乡了。据悉,如今包括浪莎集团、真爱集团、蒙娜集团在内的大型企业和义乌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开始利用电子商务来达成交易了。
“义乌市政府正在配合义乌模式的演变,为义乌经济营造有效的法治、规则环境。”义乌本地的一位经济学家表示,“这是义乌非人格交易的前提条件。只有环境造好了,义乌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地商人。”
(见习记者司宇宁米飙)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