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研究行动计划(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机会主义
保持弹性的一个要点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以往都给人负面的联想,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这不是我所主张的机会主义,我强调的是,好好利用降临到你身上的好机会。
我所访问的激情者经常会说一句话:“然后这个天赐良机就发生在我身上。”在你开始追求激情后,你会发现机会愈来愈多,其他人知道你有这个激情,为你制造机会,当然也有纯属巧合者。但是你不应该盲目追求机会,只有在机会和自己的激情和目标相辅相乘时才放手去追求。
在此我想提醒你:意外的机会经常乔装成失败。比尔的例子就说明即使经过缜密规划,面临新挑战可能会让人放弃激情。从小,比尔就对流行服饰着迷,他梦想自己能当布料设计师。
青少年时,比尔在一家裁缝店当学徒,他已经立下要在流行服饰业扬名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打算拿到设计学位,然后在流行界平步青云,最后开一家布料设计公司。他的事业生涯前半段走得很顺利,从知名学校毕业,在一家知名的布料设计公司当设计助理。这家公司设计的是用于领带、领结和领巾的丝料。刚进公司的前几年,比尔卖命工作,虽然每天都能发挥自己的激情让他干劲十足,但自己的设计一直无法商业化,让他感到心灰意冷。最后主管把他叫到跟前来,坦白的对他说,他选的颜色和设计的花样太怪异,他跟本不适合做这一行。更令他羞辱的,主管批评他的设计不但另类,而且是很烂。
这对比尔来说,有如晴天霹雳。处在一般人一进公司待一辈子的社会,他只规划了两种可能性:升官和原地踏步,他从没想到会被炒鱿鱼,而且是以设计不好为由把他赶出门。他知道自己被革职的消息一定会在设计圈传开来,他根本不可能在另一家设计公司找到工作。他觉得前途渺茫。在考虑该何去何从时,他列出自己的长处,和过去几年来所学到的新技能,他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做领带的里衬,每一条领带都有衬里,只有少数公司生产这种布料,但对花样设计并不怎么注重。他研究了一份创业计划,准备到银行贷款。几天后,他取得融资,往创造流行王国的目标迈进。
如果五年前有人向比尔提到设计领带衬里的构想,他一定会嗤之以鼻。但在面临事业歧路后,他觉得为何不尝试一下。虽然衬里设计不如布料设计,它还是流行服饰的一环,而且他握有设计好坏最后的决定权,没有人会再数落他,说他的设计不够好。
计划保持弹性,让比尔面临困境仍能坚持自己的激情,而没有像其他人般就此放弃自己的激情。比尔展现了激情追求者的一项特性:在失败中寻求机会。在达不到自我预期或周围人的期望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无能,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但别忘了:失败会创造机会。万一不幸失败重新评估计划,重新出现。在挫败和印象鲜明时,要求你如此做可能有点不尽人情,但尽找些已经关闭的门,不如去寻找已经打开的门,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不想谈奈德的例子。他并没有规划行动计划,却碰到一个大好机会,但我提这个例子的用意不是要你向他学习,要获得成功最大胜算,还是得从计划着手起。我希望你了解的是,在任何状况下机会之神都会降临,尤是在你追求激情时。
奈德从小就立志要当律师,在法律学院毕业前,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毕业后,他决定到大城市去担任法官助理,准备搬家前,他和妻子洁丝(就是前几章提到洁丝)开始找工作。身为作家,洁丝的工作经验只局限于写剧本,经纪人通知她有家软体公司正在找人撰写电脑游戏剧本,洁丝想象力丰富,对创造各种人物的游戏软件世界有相当的兴趣,于是她决定去参加面谈。
奈德陪洁丝去参加面试,他是个电玩迷,却从没有想到以后会一头栽进这家游戏软体公司。自1970年代中奈德就开始接触电玩世界,十二岁那年还荣获一家电玩中心的全国性电玩比赛少年组冠军。长大后,他只把电玩当休闲性活动。
主试人和洁丝面谈没多久就很欣赏她,他们的话题接着转到奈德身上。在洁丝谈到老公的经验和教育背景时,面谈主管忽然交换一下眼色,问洁丝能不能请她老公进来谈谈。洁丝说:“我去面谈工作,结果是奈德找到工作。”当然洁丝也找到了工作,但这是意料中的事,真正的大惊喜是,原本即将展开法律事业生涯的奈德竟会成为电脑游戏的制作人。
陪洁丝去参加面试那天,奈德的电玩激情如灯塔般放绽光芒。一踏进这家公司,他有得其所哉的感觉,他并没有期待会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但他觉得若有这个机会。他是会欣然接受的。
由于奈德没有研究激情计划,他可以在一时之间决定把握这个机会更是令人钦佩。但做如此的选择,并不是完全没有付出代价,他牺牲了知名法学院高材生原可获得一切,还要面对父母亲的强烈反对,更要面对新旧两个领域的同事的异样眼光。但奈德深深认识到:最大的风险在于,没有把握这个机会,他必须跟着自己的心走。
在做成这个戏剧性的决定,改变事业跑道后,奈德开始研究计划,虽然他运气很好,他却绝不再坐等机会降临。他要开始为自己创造机会,主宰自己的成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