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地铁招标一飞冲天战地王(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78年5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分层发售,时值地产高潮,用户购楼踊跃,广告见报后8小时内全部售完,交易总额5.92亿港元,创香港楼价最高纪录。
1978年8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业总值9.8亿港元,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最好业绩。
地铁首期工程,于1979年9月底竣工,中环、金钟两站上盖物业发展利润,大大缓解地铁公司的财政困难。地铁公司主席唐信,对与长江的合作非常满意,他说:“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地产发展,将为本公司二期、三期工程的车站上盖合作,树立了样板。”
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两座发展物业,为长江实业获得七亿多毛利,纯利近0.7亿。
长实的盈利,低于地产高潮时地产业的平均利润。但李嘉诚获得无法以金钱估量的无形利益——信誉。这也是他参与竞投的主要目的。长实不再只是一间只能在偏僻地方盖房的地产公司。长实中标,为它取得银行的信任,继续在中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恒基地产李兆基
李兆基,广东顺德人,1928年出生,1948年随父亲来香港,炒卖外汇黄金。
1958年,与郭得胜、冯景禧组成永业企业,从事地产业。1972年,三人合办的新鸿基地产上市,李兆基辞去总经理职务,协议分家分得价值0.5亿元地盘物业。其时股市大旺,李氏与胡宝星筹组永泰建业上市。1975年,李兆基独立门户,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为私人公司,拥有股本1.5亿元,地盘20个。
1981年,李氏又将恒基兆业上市。李氏经营地产的重点是普通标准的住宅楼宇、商业及工业楼宇。他以地产发展为主,不停地造楼售楼,有如楼宇制造工厂。李氏因楼价偏低,极少竞投官地,而是收购旧楼,拆卸再建,从中盈利,靠量大取胜。
李兆基口讷,不善言谈,亦不喜出风头。不过,他有几句经营之道深为业界赏识:“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低潮时吸纳,高潮时吐出”。
李兆基与李嘉诚私交甚密,但在商业竞争上,互不相让,并势均力敌。
据1996年年初最新资料,李氏家族持69%恒基地产,透过母公司持恒基发展66%,子公司持美丽华酒店34.75%,中华煤气32%,香港小轮31%。全系市公司市值1382亿港元,占全港总市值5.8%。李氏是1995年度全港股息收入最高者(31亿港元),家族财产600亿港元,首次与李嘉诚平肩。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