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快乐的本心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食而饱,衣而暖,卧而得睡,身无多求,则心已安而乐……果其生安而乐,则死乃休且息,斯亦可无他求矣。
——钱穆
有一天,我看见我的小外孙女埋头在玩具堆里,忙得热火朝天,就问她:“你快乐吗?”她抬起头,有些奇怪地看着我,笑了,然后拉着长声说:“快——乐!”
我也笑了起来。小外孙女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可就在一小时前,她还在为明天要去幼儿园而哭鼻子,因为明天将是她第一次去幼儿园,第一次离开亲人,她害怕、担忧。现在,看着她专注的快乐神情,我知道,明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她会很快找到新的快乐。
孩子或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随时会沉醉于当前的嬉戏,享受真实刹那间的无尽欢乐。这种纯真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羡慕不已。但事实上我们也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那种纯真的快乐正是我们人生的本原心态,只是我们在成长中接受了多方面的人文教育,忧患意识也就随之形成,所以“我们的忧患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学而时习之”(一美国学者语)。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过:“逮其为幼童,已觉往年婴孩心要不得。逮其为成年,又觉往年幼童心要不得。逮其为中年老年,乃觉往年心尽要不得。在己无一贯之心,则亦无一贯之生命,乃惟求变求新,则到底惟一死,亦惟苦恼终生矣……人必有死,而此心终未得安乐,则惟有求之死后灵魂上天堂。”而“食而饱,衣而暖,卧而得睡,身无多求,则心已安而乐……果其生安而乐,则死乃休且息,斯亦可无他求矣。”是的,保持一以贯之的纯真之心,从容坦荡自然生发其上,我们就会意识到:“生于快乐,死于忧患”,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理想啊!
因为思虑过多,我们常常把人生复杂化。明明是活在现在,却总是惦记着过去,又忧虑着未来 。当我们背负着过去、未来与现在同行,人生当然只有重负压身而步履维艰。那么就向孩子们学习吧!让我们的心灵自我皈依,回归本原的纯真快乐状态。习惯于用纯真的眼光看待世界,快乐自然随处可得。
许哲正是用这种孩子般的纯真眼光面对这个世界,“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以快乐总在这个“106岁的年轻人”眼前。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