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孩子的第一个榜样是父母(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听着他的话有转机,连忙接过来:“您可以考考王京。至于一、二年级班主任我可以自己去做工作。”
“也只有这样了。”校长说完,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考试结果令校长惊讶,也令二年级老师高兴,跳级的事也就这样定下来了。王京乐得手
舞足蹈,回到家里就急不可耐地冲向厨房:“妈妈,有什么好礼物?”
“你这个冒失鬼,跌跌撞撞干什么?”妈妈嗔怪地说。
“我明天就上二年级了。你不知道吧?”他高兴地说:“刚才你爸爸告诉我了。礼物早就给你准备好了,猜。”
“哈哈”我笑着把他拽到沙发上,又问:“你要什么礼物?”
“发音枪。”母子俩异口同声地大声说。
“谢谢妈妈。”他猛地扑过去:“快给我。”说完拉开架势,勾动了扳机:“嗒嗒嗒嗒。快投降,缴枪不杀。”他把爸爸当成了敌人。“我投降,我投降。”我一边说着,一边作出一副投降的姿势。
“噢,胜利了!胜利了!”小王京欢呼雀跃……
“一年级的课已读完,到了二年级肯定不会拿第一。”我抑制住脸上的兴奋,严肃地说。
“为什么?”他歪着头脆生生地问。
“因为你毕竟只读了半年书。无论如何,你的语文、数学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我扎实呀!”他自信地看着我,天真地说:“咱们玩扑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玩扑克的玩法是把54张扑克牌的码数加在一起,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
“学习不是像玩扑克那么简单的,越往后学难度越大。”我说。我是想先给他敲个警钟,让他对即将面临的困难有所准备。
他托腮静默着,心里雾样地弥漫着小小年纪的所有思考。
确实儿童的心智很有弹性,能很自然地接受父母给予的刺激。在太多太多的刺激中,挑选好的刺激给孩子,引导孩子对有益的刺激感兴趣,他就会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善意的“哄骗”是不可或缺的。这种“骗术”无形之中就能把孩子的注意力诱向我们希望的方向。
“王京今天没认真听老师讲课。”我边翻看他的书边说。
“认真听了。”看动画片的他转过头来反驳我。
“说错了打屁股。”
“行。”他笑嘻嘻地凑了过来。
“你看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在这画了一个小人。还有这,这个五角星也是今天画的。”我指着课本说。
看着王京愧疚的样子,我又说:“数学课听得很认真,你看课本上重点的地方都作了标记,应该表扬。”稍一迟疑:“功过相抵吧!”我摸着他的头说:“咱们去溜达溜达。”听我这么说他来了精神:“爸爸,说好这个星期天去钓鱼,难道你说话不算数?”
“谁说话不算数了?大头儿子扛着钓竿,出发。”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从罐头瓶中拿出一条蚯蚓。“我来。”说着王京蹲下身子,穿上鱼钩,扔进水里,便目不转睛地盯住了浮子。
过了一会儿,水面上的浮子轻轻动了几下,接着突地往下一沉。“上钩了!”他看了我一眼,用力迅速地往上一提,“啪”地一声,一条一斤来重的大草鱼钓上岸来了。
“爸爸,钓到大鱼啦!”王京高兴地叫了起来,我连忙跑过去帮他解钩。
“呵呵,小猫一心一意终于钓了一条大鱼。”这是课文《小猫钓鱼》里的话,我有意暗示他,专心才能成功,王京也会心地笑了。
再次羡慕王京,读的是一个并不太严格的村小,几句话就把校长说动了。这要是在大城市的正规学校,恐怕就复杂了。
——鲁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