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因为有了爱(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现在,你们谁愿意通过这座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就像通过这座小桥,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自己心理的脆弱。
人都生活在现实之中,面对周围的环境,面对现实与梦想的巨大反差,很多人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处境的确有些令人绝望:可怜的家庭背景,自己的学习成绩,方方面面的压力,使神经变得空前脆弱,在难以企及的梦想面前望而却步。于是选择了放弃,让自己的梦想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样仅仅存在于口中,不敢用不自信的鸡蛋去碰那些坚硬的石头。
有很多家长问我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当陪孩子走过曾经被他拒绝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大楼,走过紫榕林,徜徉在荷塘和冷峻清瘦的朱自清先生塑像前时,我的心中增加了几多思绪……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进行的的。我们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应试教育的重压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也仿佛在异化。
其实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但很多作家长的并不清楚。
经常碰到这样的父母:当别人的孩子学习好,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时,他会说:人家的孩子学得那么好,是因为他们有好的遗传基因,或者有好的老师,好的条件,而咱们没有,只好认命啦!
孩子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生理上的千差万别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管怎样,科学研究表明,各种能力都是由出生前和出生后的环境、条件所获得的。人的智力是有一些先天因素,比如出生时的难产可能会造成婴儿脑部缺氧而使得他智商低下,但如果不是因为类似的极端事例,一般人的智商是相差不大的。
我祖祖辈辈是农民,我本人也是农民,我也只有可怜的高中文化。而且就是这个当年普通高中的毕业证书,也是只读了一年半后高中学校给的。这点文化,在我的生活经历中,令我在很多方面望而却步。所以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遗传优势,儿子的成功就是后天培养教育的典型例子。
纵观我和儿子走过的路,最值得珍惜的经验就是:相信自己,这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自信,永远乐观地看待世界,充满希望地向目标走去。
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做父母的如果不能和孩子交心,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很痛苦的。
高三学生的教育不同于早期小学、初中教育,它到了备考期,到了孩子们的敏感年龄。这时候他们的独立性很强,由于两代人的思想不同,在对待和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分歧,从而在彼此间造成一条鸿沟。孩子们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不关心他们,于是不愿意找父母谈,甚至顶撞、反抗父母,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其实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生理年龄决定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唉声叹气或者暴跳如雷都是没有用的,只有正确对待,了解他们,分析原因,找到化解矛盾的途径。
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和互助,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因为有了爱,我们就会努力。
我的体会告诉我:我的儿子是爱出来的。毫不夸张地说,孩子长这么大,没挨过我一句骂,没挨过一个巴掌。读了十年的书,我每月必给他理一次发,甚至给他剪指甲也成为我的必修课。我们无话不谈,如同两个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可以为原则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可以为我们共同做完一个游戏而欢乐。儿子的成长是在欢乐的主题里完成的。
2002年备考的6月,日韩世界杯牵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我知道孩子是个足球迷,于是我又多了一个任务:为他搜集、整理球赛战事报道;在看球赛中做笔记,然后带给在学校的儿子。记忆里他最喜欢罗纳尔多,我就称他“外星人”。高考前那个世界杯的6月,他也被“外星人”所鼓舞,战胜自卑,挑战自我,充满了信心和豪气。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