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被推翻后的总统谈得失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KSG的日子,每周在Arco Forum举行的各国政要,著名社会活动家的演讲是雷打不动的。这也是KSG学生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和别具一格的学习方式。走近政治家和社会活动积极分子,感受他们的个人风采和领袖魅力,欣赏他们的口才和政治智慧,洞察他们的政治动机,聆听他们对亲历的政治事件的处理过程,了解他们对自己当初决策的得失分析。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案例分析,在尘埃落定之后听当事人的故事和诠释,鲜活生动,感染力强,对学生们的启发和教诲,往往胜过读10部理论专著。公共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更需要具备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社会管理和决策实践中去的胆识、魄力、能力和政治技巧。和世界一流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们面对面的交流乃至思想交锋,实在是只有像KSG这样的院校才能提供的学习经历。演讲者们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观点各异,甚至社会价值观念也各有千秋,但是他们当中的多数人表现出来的社会热情,政治远见以及对人类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呢?我们在学校的日子里,就有机会见识了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约旦国王阿卜杜勒·侯赛因,美国克林顿政府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美国前独立检察官孔·斯塔尔,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美国参议员约翰·麦肯(此人1999年与乔治·布什争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孙,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活动家,著名女权主义杂志《女士》的创办人格罗里亚·斯黛南,还有罗马尼亚总理,冰岛总统,博茨瓦纳总统等等,不一而足。
在哈佛听讲座
和政治家面对面最令人难忘的经历莫过于和厄瓜多尔前总统贾米尔·马华德的近距离接触了。记得1999年夏刚入校不久,梅森学员和老师们就不断提起这个名字,因为他是1990届的梅森学员,更因为他是当时的厄瓜多尔总统。似乎他是某种象征。他就任总统后曾来KSG给他的学弟学妹们发表过演讲。我记得我选修的某一门课还把他那次演讲的片断编成了教学资料,现在还记得他的那句名言:“历史在你面前,未来在你身后”。意思是说:因为历史已经发生,可为人们所见,所以它在你的眼前。而未来还未发生,故不为人们所知,好像藏在我们的身后。人们可以通过细看历史来预测未来,把握未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1月,厄瓜多尔发生政变,他一夜之间就被推翻了。还没弄清楚在这个校友的国度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则通告已在校园里张贴了出来:厄瓜多尔前总统贾米尔·马华德将于近期来KSG的政治研究所担纲客座研究员,届时他将举办一个系列讲座,介绍拉美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等他到了学校以后,我就去听他的系列讲座去了,每个星期五下午两个小时。
有一讲他详细地介绍了他和秘鲁前总统藤森谈判,政治解决两国几百年来的悬而未决的边界争端的过程。他的演讲配上当年的电影资料片和幻灯片,把我们在谈判课里学过的理论和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令人印象深刻。当时厄瓜多尔和秘鲁两国由于边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关系恶化。两国在18处有争议的边界上都派重兵把守,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两国和平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谈判,充满了玄机和变数。谈判的前提是两国领导人都有解决问题,维护和平的诚意,而谈判策略的制定,流程的设计,技巧的运用,细节的安排乃是将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变成现实的重要手段。一些细节包括两人面对媒体照相时的身体位置,面部表情,进餐时菜式的选定等等,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据他说,在谈判进行到了某个关键阶段,他特意为藤森安排了一顿日本料理,为藤森创造了一个向他本人展示日本食文化的机会,大得藤森的欢心。这对于促进两人私人关系的建立,促进双方形成政治共识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催化作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次谈判的结果不仅让两国化干戈为玉帛,也使这两位总统相见一笑泯恩仇。跟随他的回忆,学生们领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国际谈判过程,更欣赏了一场政治家之间智慧,胆识,勇气,经验和政治技巧的较量,有如身临其境。这种效果远不是普通谈判技巧课上老师的解说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可以比拟的。
然而世事难料,沉浸在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喜悦之中的马华德,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就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一场严重的国内政治经济危机之中。由于他上台以后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场艰巨复杂的国际政治谈判中,忽略了或者说没有精力治理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他1998年就任总统时,厄瓜多尔的政治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严重的财政赤字,持续的高通胀率,出口锐减,外资短缺以及这种状况下金融系统的不堪重负,随时有可能将厄国推入经济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天灾人祸也困扰着这个国家,厄尔尼诺现象毁坏了许多农场和基础设施,造成了相当于全国GDP 20%的经济损失。外加与秘鲁很可能爆发的战争。可以说,马华德当时是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但是,险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既可以造就一个政治家,又可以毁掉一个政治家。历史总是在政治家们的始料不及之中,改变着方向。马华德这个曾以拉美历史上最高得票率当选的总统,仅仅17个月后,就被无情地逐出了厄国的政治舞台。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他总结了自己执政中的两大失误。第一,上任以后,不该把过多精力用于解决和秘鲁的边界争端而忽略了治理国内业已严重的经济困境。尽管这样做为国家保全了和平,但是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依然导致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第二,为了弥平国内石油价格和国际市场的严重倒挂,他下令将本国的油价一下子提高3倍,这触动了某些集团的利益,尽管这样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有益。
马华德以他亲身经历,生动地揭示了政治的复杂多变和诡秘惊险。政治也是残酷和令人无奈的。政治家决策时的一次顾此失彼或考虑不周,日后就有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在政治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更迭,权利的交替往往是在人们的始料不及之中完成的,鲜有规律可言。这是否要求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家们必须比民主制度更为健全的发达国家的领导人具备更为卓越的政治胆识、魄力、智慧,才能在风浪中驾驭政治的航船呢?
马华德平实的表达,中肯的分析以及他朴实无华的个人风格所掩饰不住的是他对自己国家深沉的爱和他的政治热情和社会理想。服务社会和服务公众利益的信念在公共管理实践中随时随处会遭遇的风雨坎坷,通过他对自己政治生涯的诚实反思,真真实实地揭示给了他年轻的和不再年轻校友们。
(作者 葛友俐)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