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管理(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永葆危机意识,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管理
在通用电气,韦尔奇绝对禁止员工产生“通用电气就是最好、最佳”的思想,为的就是时刻让员工保持一种危机意识。
身处新经济时代,企业若只是一味地固守昨天的“成功”,不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的话,那这个企业将最终一败涂地。
因为,企业无时无刻不是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面临着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这不是危言耸听,环顾一下四周就能看到,有多少个企业,今天还在《财富》500强名单中,明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对企业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永远的成功,只有把今天的成功当成明天的起点,永远保持着一种危机意识,企业才有可能在一个接一个的大风浪中扬帆远航,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经常对员工说:“微软离最后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句话涵盖了微软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危机管理。
从某种程度讲,危机意识就是生存意识。关于这点,一个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青蛙实验:
美国康奈尔大学做了一个试验,他们把一只青蛙扔进沸水中,青蛙遇到突然 的刺激立刻奋起一跳,从沸水中跳了出来。而后,试验人员把青蛙放在正慢慢加热的冷水中,青蛙在里头舒服地游着,丝毫察觉不到危险。等到水已经热到它不能承受时,它已经无力逃生,最后,被活活烫死了。
这个青蛙的实验在企业管理中几乎人所共知,它告诉管理者们,如果不能随时保持危机意识,企业就会像青蛙一样,在慢慢变热的水中而不自知,满足于眼前风平浪静的表面现状,而失去抵御恶劣事件的能力。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写过一篇名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许多网站和企业内刊都转载了这篇文章,甚至连一些MBA学员也在学习它。在这篇文章中,任正非用沧桑和忧郁的笔调写到: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长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华为正当盛世,任正非就已经考虑到居安思危,从这当中不难看出,华为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成就起如此卓越的事业。
有一个知名的地产商人说过:“做企业,就是选择每天都睡不好觉的生活。”企业的死亡率比存活率高出好几十倍。曾有个世界第一流的公司——拥有贝尔实验室的美国朗讯公司,其前身是雄霸美国电信业几十年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由于在2000年痛失光网络市场,以及在电路交换领域中的销售和利润下降,加上公司在经营管理和业务重点方面存在的问题,短短一年时间,朗迅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从60美元跌到6美元,差点被法国电信巨头阿尔卡特并购。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