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2节 语之巨人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嗓门巨大,语言巨粗,素质巨低,能力巨差——这大抵就是喇叭嘴的全部定义。
有喇叭嘴之癖者大多是生性傲慢、目中无人的狂虐之辈。他们不分人前人后更不管事情轻重地大声说话,甚至喊话。他们一瞪眼或一跺脚,周围的空气都会顿时紧张,因为在他的喇叭开喊前,谁也不知道谁会不幸地成为他那张喜怒无常的“鸟嘴”的羞辱目标。过去人说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大抵也是这种情况,但不完全尽然。“兵”是服从与执行上级命令的角色,一般情况下,“兵”没有变通与协调余地,只有端着枪朝敌人嚷着“举起手来”“带走”之类的机械式吆喝。喇叭嘴不需要带枪,因为一张大嘴就是最好使的枪;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敌人,身边一切被他看不惯的人随时随刻都可能成为他的敌人来训斥。
大多数喇叭嘴都是嗓门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比如适逢向领导表决心或邀功请赏之类,这种人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有一种就是台前的巨人台后的小人。这种人大多属一官半职者,有点权力,有点牛气,但还不能呼风唤雨,喜欢在下属面前装大爷,把会议开得轰轰烈烈,大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大呼数字革命口号,大唱反腐倡廉调子,然而一到台后,则完全变一张脸,原形毕露,该贿赂的还贿赂,该腐败的还腐败。再有一种就是“嗓门就是真理”者。这种人嘴边压根儿留不住话,逢话嚷着说才感快意,有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之气魄。不错,“大声吼”是可以表现说话者的英勇精神、坚强意志和刚毅决心。就比如比尔·盖茨的助手巴尔默,成天都像在呼口号一般—— 一边喊着话一边不停地忙碌。如果也把巴尔默比做喇叭嘴的话,那么以他能把自己“喇叭”成微软高层中举足轻重的二号人物这一点,就已经可以说明他所具有的超凡之处。
而我所针砭的喇叭嘴却远不是巴尔默这样充满智慧的人,而是那些没什么真本事,充其量只会通过高分贝嗓音强化自己对他人的威慑、指责、气怒与宣泄情绪的人。我实在无法从他们身上找到能“吼”出真理的奥秘。就像电影《两杆大烟枪》中的那些小混混、赌徒、地痞,这号人都不是玩深沉的主儿,什么话都只会嚷着说,所以不是死到临头,就都口若悬河,唾沫飞溅,喋喋不休,夸夸其谈,东拉西扯,无边无岸,但若是真叫他们谈些事理,则无一不是言之无物、呆若木鸡。
我对喇叭嘴有一种本能的反感,那倒不是因为我听不惯那种用“高音喇叭”说话的人,而是我从知事以来就经历了太多自上而下地光呼口号、不干实事的虚假现象。我知道在泯灭人类本性的“要斗私批修”的口号下,让多少人学会了怎样假公济私;我知道在一场场“亩产千斤”的誓师大会后面,有多少农民交完公粮却要以陈糠烂谷充饥而发愁;我还知道“大炼钢铁”的“大跃进”熔炉里,化掉的是多少人为完成非理性指标被迫砸掉花钱买来的好锅好盆;我更知道“全民皆兵”的“深挖洞、广积粮”的大动员,给多少现代化基础建设埋下了坍塌的隐患……
中国的历史经历了太多的阵痛,而太多的阵痛都是由某种非理性的精神支起的“大喇叭”所酿成。时至今日,这种“大喇叭”遗风在某些领域不但未褪尽,而且客观上还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扫黄打非”打到现在,正版图书音像出版物反蜕化成市场的惊弓之鸟;比如各级政府天天都在倡导“社会诚信”,而老百姓的自行车天天都在成批地丢失。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喊口号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不对的是许久以来一直沿续着只重喊口号而不重实效的执行力。执行力软弱业已成为中国现代许多管理部门的鸡肋,在这鸡肋上端,又有层出不穷的“喇叭式口号”与“口号式喇叭”欲盖弥彰着虚假的政绩光环,无怪乎有多少人早已习惯了连“实事求是”四个字都敢只当一种口号——只吹喇叭不付诸行动了。
喇叭嘴大多以他人的不快为自己的快感,操守德行俱下,故堪称最难管的十二大坏嘴之最后一大坏嘴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