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3节 举重若轻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明代《时尚笑谈》记述了这样一个段子:从前有个人进京出公差,嘱咐他的仆人说:“在路途中,在江湖热闹的地方,只要说到家中的事情,务必要向大处说。”仆人说:“晓得。”后与一人同行,那人指着水牛说:“好大的牛。”仆人说:“这有什么稀罕,还没有我家的狗大。”那人又指着高楼说:“好高的楼。”仆人说:“这有什么稀罕,我家的马房比它还高。”那人又指着船说:“好大的船。”仆人说:“这更没什么稀罕,我家主母的鞋比它还大些。”
这个段子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爱吹牛皮、说大话者,只能暴露出这个人的轻狂和虚伪。但凡牛皮嘴在吹大牛或说大话之前,绝对不会告诉别人——他自己将要准备“黄河边上吹羊皮,吹牛皮”;但他们未必能知道,每当他们话毕、并自以为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的时候,跟随其后的有多少或明或暗的唏嘘?牛皮嘴更不会体验到,由于他们爱吹牛,爱说大话,因而他们在公众中的形象是多么的渺小。
透过现象看本质。别看爱吹牛的人把自己吹得无所不能,其实那都是为了掩盖他们既虚伪又自卑的心理。一个既虚伪又自卑的人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行为大多是经过心理上自我扭曲的,更何况说话呢!牛皮嘴讨人嫌,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牛皮嘴下害了多少人,而是因为他们的人格分量在人们心目中太微不足道了。
牛皮嘴“满街倒”的最大原因是“吹牛不上税”。如果让吹牛者自己为吹牛皮“上税”,谁还敢恬不知耻地吹牛?殊不知“吹牛不上税”的结果是别人为吹牛者“上税”!
爱吹牛的人大多是把表现欲建立在未能知己知彼前提下 “夸夸其谈”。举个最近的例子。2004年奥运会亚洲区足球预选赛,有人在赛前不能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就很善于不着边际地“吹牛”。在和马来西亚队交手之前,有人就在吹:这次一定要在马来西亚队身上捞足净胜球,赢他们五六个,然后以五连胜的成绩小组出线。
马来西亚队主教练赛前一脸谦恭,只说“我很尊敬中国队”。而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中,他却用“你们低估了马来西亚队,之前你们有人说要赢我们五六个球”将了中国国奥队一军。
如果说牛皮嘴在日常生活中被人视为举重若轻倒也罢了,问题是,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也普遍存在着华而不实的牛皮嘴。最严重的莫过于领导会议:一些领导利用“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各种会议,不办实事、只虚报成绩的现象也已司空见惯。诚然,一个领导干部,出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岗位的原因比别人要多开一些会,这可以理解。可是,如果把自己弄得像“华威先生”一样天天忙于赶会,像美国“两安”一般只会虚报成绩,情况可就不妙了,因为如果领导也长了牛皮嘴,轻的不说,严重了,则要担当误国误民之罪责。
言而无实事则废。没有哪个人靠牛皮嘴能治天下。恰恰牛皮嘴难以根治,才会不断地害社会,因而当把牛皮嘴列为最难管的十二大坏嘴之第三大坏嘴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