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松下与飞利浦斗争的收获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50年,日本经济战争劫难中复苏,松下意识到这是个大发展的好机会。可是怎么个发展呢?同年7月17日,他召开“紧急经营方针发布会”,提出了松下“振兴宣言”,要求每位员工“今后必须要以一个国际经营者的身份思考问题进行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谦虚地向外国学习”。
1951年1月18日,松下专程赴美学习管理1个月,后来延长到3个月。
一天,他到海滨浴场,看到到处都为游泳者做好了一切准备,清洁异常。他对一位游泳者说:“这里环境条件如此之好,服务准备如此周到充分,令人难以置信。”游泳者很随意地说:“我们已为此向政府纳足了税金!”松下感慨:“日本人向政府纳税只想到自己的义务,却从不关心政府如何使用税款,而美国人则时刻想到政府该怎样为纳税人的生活与事业服务。”他意识到:“官民互动才是美国繁荣的动力。”
同年10月松下再次访美、访欧,目的是寻求合作。他发现荷兰飞利浦的文化与松下接近,技术又可取,但荷兰要7%的技术指导费,为了对等到,松下也要7%经营指导费。最后,荷兰免费同意都是4.5%的指导费。于是在1952年7月13日双方签订了在公平对等原则下成立电子技术合作合资的协议。一个弹丸小国荷兰也能有铺向世界各国的大公司,这大大激发了松下走向世界的“野心”。这一合作,使松下意识到合作过程就是抗争的过程,还可趁此机会扭转日本人心中经营不如技术值钱的旧观念。
松下有了自己无形而可贵的经营财产,就以此优势兼并了一些有技术优势而经营不善的电器公司,使松下有了飞跃式发展。由于松下心里有数,于是他敢于宣布新目标:“今后5年,松下销售额将提高3倍。”顿时,语惊四座。结果,他只用4年就达到了1000亿日元的目标。
由于松下与飞利浦的成功合作,荷兰政府为松下颁发了勋章,女王还特别接待他。随后,不少国家都以元首待遇接待了他,包括强大的美国。
争吵是低档次的竞争
1994年,“名人”公司首创了世界上第一台中文手写电脑,但当时市场并没有给予这一产品过多的关注和回报。而且,由于“名人”重视生产质量而轻视营梢策划和广告推广,市场表现一直不是很好。
恒基伟业从,1992年就开始代理销售“名人”的掌上电脑。1998年羽翼渐丰的恒基伟业决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商务通。
出色的策划、良好的小区域独家代理制等销售办法,使商务通一举成名。“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深入人心,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占领了中国60%的市场。
名人终于坐不住了。2000年,名人公司总经理佘德发花了8个月的时间,八进北京请出了策划师赵强。2000年11月赵强出任名人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
2001年新春伊始,名人向全世界掌上电脑厂家发出“战书”:名人要打技术战,跟国内外同行比技术、比质量、比性能价格比等优越性。名人开打技术战的先锋产品是名人智能王。
针对商务通赖以成名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名人打出“呼机换了、手机换了、掌上电脑也该换了”。商务通随即反应:“要换就换商务通606”。
当商务通用鹰比喻自己的产品速度快捷时,名人马上称自己是射雕英雄。并请射雕大侠——郭靖的扮演者李亚鹏作形象代言人,李的一句“我酷,智能王”开始深入人心。
而商务通紧急反应:“风快、剑快、商务通更快”,“比一比,谁更酷。”
就在名人和商务通你死我活争斗之时,还有许多强大的对手正在静观其变。中国掌上电脑市场大得惊人,引得无数国内外IT巨头跃跃欲试,一时间,联想、长城、方正、TCL、康柏、惠普、索尼、卡西欧等厂商纷纷露面。而这些打着“高端掌上电脑”大旗的厂商,却不愿把自己与名人、商务通相提并论,因为在他们眼里,那些东西就是记事本。长城掌上电脑一面世就宣称“掌上电脑要打假。”
赵强适时抛出了《名人电脑致恒基伟业的一封公开信》。信的内容大致是:我们之间的竞争如果从技术战、价格战这样的良性竞争发展到针锋相对、互相指责的口水战,甚至发展到动用阴招损招的恶斗,对于整个掌上电脑行业都将是一场灾难。我们应该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名人甚至想好了合作的具体内容,在双方都运作上市的过程中,互相参股,建立资本纽带,最终在技术和产品上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恒基伟业看过信后,一笑了之。在恒基伟业看来,进步的最好方式就是竞争。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