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天天都有好心情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有一个故事,一位智慧的老者见到一个老妇人闷闷不乐,就问她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老妇人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扇,小女儿卖伞。当天下雨时,我就担心大女儿的扇子卖不出去,心里好生愁烦。当天晴时,我又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也很愁烦。因此,没有一天高兴的。”
老者就对她说:“你何不换个角度想呢?下雨了,就不用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晴了,大女儿的扇子生意一定很好。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都是高兴的吗?”
老妇人听了智者的话,果然天天都有好心情了。
空杯理论
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定的学识,有过一些成功的经历,就好比水杯中已经蓄了很多的水。而当你接受新的工作和挑战时,你能否成功,取决于你是否能倒空你杯中的水,潜下心来从头学习,从头做起。
说起这个“空杯理论”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进门后,他跟大师的徒弟说话态度十分傲慢。老禅师却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还不停往里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就自语地说,是啊,既然已满了,我干嘛还倒呢?
禅师的本意是,既然你已经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人生的慧眼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
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
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拼图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一个牧师正在为讲道词伤脑筋。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外面下着雨,小儿子又烦躁不安,无事可做。后来他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顺手翻一翻,看到一张世界地图。他于是把这一页撕下来,把它撕成小片,丢到地板上说:“强尼,你把它拼起来,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
牧师心想他至少忙上半天,谁知不到十分钟,他书房就响起了敲门声,他儿子已经拼好了,牧师真是惊奇万分,强尼居然这么快就拼好了。每一张纸头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整张地图又恢复了原状。
“儿子啊,怎么这么快就拼好啦?”牧师问。
强尼回答说:“很简单呀!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画。我先把一张纸放在下面,把人的图画放在上面拼起来,再放一张纸在拼好的图上面,然后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假使人拼得对,地图也该拼得对才是。”
牧师忍不住笑起来,给他一个两毛五的镍币,他说:“你把明天讲道的题目也给了我了,假使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是对的。”
你是块什么石头
从前有个智者收了许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感到前途茫然,向老师请教自己的价值。智者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把这块石头拿去卖,但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学生先到农贸市场叫卖,开始有人出2块钱购买,抬到10元钱就没有人再出价了。老师又叫学生拿着石头到黄金市场上卖,有个老者看了石头的成色,料定里面藏有宝石,愿出一万元成交。智者鼓励学生再到珠宝市场上试试,哪知一露面,就有人出10万元,一会儿蹿到30万元,学生惊得目瞪口呆。
如果你才高艺精,是块宝石,就不要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石头,在集市上叫卖,而应该到珠宝市场显示你不凡的价值。总之,别怕“女攀高门”别忘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别轻易把自己贱卖了。
把木梳卖给和尚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聘请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招聘工作人员对应聘人员出了一道实践性试题:“想办法把木梳多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剩下甲、乙、丙三人。
招聘工作人员对三个人说:“以十天为限,来汇报销售结果。”
十日到,三人如期来到应聘现场。甲向招聘工作人员汇报说:“我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我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喜欢,于是买下一把。”
乙汇报说:“我找到了寺庙的住持,对他讲:‘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我建议,买下了10把木梳。”
丙汇报说:“我找到一位深山宝刹的住持,对他说:‘您的书法超群,请您在我的木梳上写上积善梳三个字,赠给施主和香客,这样,朝圣者越来越多,香火则更旺。’住持大喜立即买下了1000把木梳。”
最后,丙被公司录用,成了该公司的销售高手。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