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培养诚实的员工(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诚实是职场通行证
很多人在求职时,总喜欢投公司所好,在简历中把自己包装成无所不能的“人才”。明明没有的经历,偏偏编得“有声有色”,甚至不惜发挥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弄虚作假。
“无所不能”的形象真的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
下面是一位网友“海星星”的真实经历:
那年,我和朋友阿光一起去深圳打工。到了深圳,我们在大街上盲目地奔波近半个月,终于打听到一家广告公司要招聘办公室文员,我们前往应聘。那家公司待遇优厚,参与竞聘的人不少。面试结束后,主试者说还要试用一下,叫我们5天后去报到。
5天后,我们早早地去到公司。公司老总亲自给我们安排了当天的工作,我们每人分到一大捆宣传单,到指定的街道各自发放。
我抱着传单,来到了划定的地盘,见人就发给一张。有的人接,有的人理都不理,有的接过去就随手扔在地上,我只好捡起来重发。忙碌了一整天,可手上的传单还剩厚厚的一沓。
下午5点,我拖着满身的疲惫回公司交差。走进办公室,我看见其他人都已经回来了。阿光一看到我就说,你怎么还留那么多传单在手中?我一看大家手上都是空的,心头就慌了。
老总问我发了多少。我涨红着脸,把剩下的传单交给了他,难为情地说:“我干得不好。”在回住地的路上,阿光一个劲儿地骂我傻,还告诉我他的传单也没发完,剩下的全都扔进了垃圾桶,看来其他人也是如此。我恍然大悟,恨自己不开窍,心想这份工作肯定没指望了。
结果却大出意料。那次招聘中,我是惟一被录用的。我感到很纳闷,去公司报到时,我问老总原因,老总说:“一个人一天能发放多少传单,我们早就测试过。那天我给你们的传单,用一天时间肯定是发不完的。答案就这么简单!”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那家公司,但那一次求职经历我却始终不敢忘记,它让我明白了一个受用一生的道理:诚实是金,别人对你的信任,首先来自你对别人的诚实。
说起招聘和应聘,我们都知道面试的重要性。面试是走向职场必过的一道关口,但是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求职心切,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最终无法通过这一关。
很多人在面试的时候一方面由于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担心过不了关,都会不由自主地夸大自己的过去,没做过的说做过,做过一点的说都是自己全权负责。而且这样说时,并不认为自己在说谎,认为如果老板真的授权自己负责,自己的确可以做得很好。
在应聘的过程中,一旦公司觉得你有不诚实的品质,无论你的能力多强、背景多好,他们也不会收你了。记住,如果你还想在这个圈里混下去,诚实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有些问题你认为很敏感,不方便说,或者你不想说,那就直接告诉对方你不想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获得理解的。
诚实坦率的品德,可以帮你在职场上走得稳一点。
2诚实的员工是企业的财富
世上没有永远不被戳穿的谎言,弄虚作假的企业绝不可能长久。
人们会尊重货真价实的销售商,但从不会尊重一个总是仿冒他人产品的投机者,也不会尊重制假和贩假的人。
管理者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光靠自己的诚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员工,企业的信誉是靠全体员工树立起来的。
员工的诚实包括对工作的诚实和对顾客的诚实。
对工作诚实要求员工一丝不苟地尽好自己分内的职责,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不抱“完成任务了事”的心态。
对顾客诚实则有关企业的形象,更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点关注的。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吉田忠雄在回顾自己的创业成功经验时说过,为人处事首先要讲求诚实,以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离开这一点,一切都成了无根之花,无本之末。
在他创业的初期,他曾经做过一家小电器商行的推销员。开始的时候,他做得并不顺利,很长时间业务并没有什么起色,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坚持做下去。有一次,他推销出去了一种剃须刀,半个月内同二十几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但是后来突然发现,他所推销的剃须刀比别家店里的同类型产品价格高,这使他深感不安。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这二十家客户说明情况,并主动要求向各家客户退还价款上的差额。他的这种以诚待人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客户,他们不但没收价款差额,反而主动要求向吉田忠雄订货,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品种。这使吉田忠雄的业务数额急剧上升,很快得到了公司的奖励,给他以后自己创办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很多公司管理者认为员工的诚实与否是社会的责任,他们不注重员工的素质培养,甚至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变相地鼓励员工对顾客弄虚作假。
毋庸置疑,这样的管理者陷入了管理的误区。幸好,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深知诚实的员工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提倡下属做“诚实的员工”。
做诚实的员工就是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讲真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内心坦诚是战胜困难克服人性弱点最坚强的武器。内心容不得一点污垢,敢于直面自身的缺点,敢于正视企业的问题,是自信和力量的表现。
企业的信誉来自员工,也来自高层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而人格的魅力是由正直坦诚的人品折射出来的。
3老实人不吃亏
“做老实人吃亏”是我们身边经常有人说起的话题。对此津津乐道的人甚至可以罗列出一两件发生在熟人身上的故事来作为佐证。
且不必说这些人目光的短视,单就被他(或她)称作“老实人”的这位先生或女士,已经在无形中得到了实惠,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了身边有这样一个“肯吃亏”、有信誉的老实人,大家无形中都会和他多打交道,相互帮助。
作为管理者,应该让员工树立起“争做老实人”的信念;而作为员工,也应该把目光放远一点,仔细观察和比较诚实行事的得与失。
关于老实人是否吃亏的问题,相信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十分客观的结论。
请看下面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加州布埃纳帕克的一对名字分别叫汤姆和波琳的美国夫妻身上。
有一年,夫妻二人都失业了,他们还带着一个叫贾森的孩子,生活十分拮据。
一天晚上,汤姆和波琳带着11岁的儿子贾森,开车经过布埃纳帕克的购物中心。贾森提议停一下,可汤姆很不愿意,因为他口袋里只有75美分。他准备用这点钱买一瓶红辣椒,让家人晚饭时佐餐用。但他又不愿意对儿子说,他们只能看不能买。最终拗不过儿子,只好停了车,一家三口进了购物中心。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