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序 言(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俄罗斯死气沉沉的冬季见证了这个老者陷入了又一个政治严寒。1997年12月,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因严重病毒感染住院治疗,在这之后的两个月里,他很少涉足克里姆林宫。1998年1月,他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在远离莫斯科位于俄芬边界附近的华戴林间别墅疗养。叶利钦是公认的最具爆发力和活动能量的人,现在却蛰伏不起。他在一年前实施了心脏病外科手术,现在注意力越来越难于集中,似乎也淡出各种会面访谈。2月,他前往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他看上去面色苍白,动作略显僵硬。在罗马无名英雄战士纪念碑前,尽管助手多次
暗示,他还是打破了外交礼节常规,忘记了向纪念碑致敬。他的另一个不寻常的错误是声称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将访问伊拉克,随后安南声明,他并没有访伊计划。在记者招待会上,叶利钦需要帮助才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说安南要访问伊拉克时,他迷糊地回答道:“我从没说过我要访问伊拉克。”
对于俄罗斯最富有的商人小集团来说,叶利钦的言行已经使他们深感焦虑。俄罗斯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袖。但病夫治国,国家将失去方向。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暴已经吹进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涨,投资外流,商人们已经开始遭受巨大损失。
早在两年前,正是这些大亨们将叶利钦从另一个危险的政治冬眠里唤醒。他们招募了最有能力的竞选班子,提供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台,以及他们掌控的报纸头版来辅助总统投身到已经危急的竞选连任的活动中。叶利钦从茫然中被唤醒,为连任而战,并最终赢得了胜利。伴随竞选获胜的另一个事实是,大亨们和总统之间建立了坚不可摧的纽带——他们的财富依附在他的权力上,任何一方都无法从中解脱。当他们的权力膨胀时,大亨们也成长为寡头,成长为新俄国的真正拥有者和统治者。
现在,总统的再次游离,寡头们又陷入危机不安中。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是他们中最有雄心的人,他身材不高,习惯弯着身走路,说话轻柔急促。他的财富是在俄罗斯从苏维埃社会主义到市场化资本主义迅速转型的混乱中聚敛来的。他52岁,以百折不挠著称,他最近精心策划的冒险行动,是让一个最好能听命于寡头们的傀儡取代维克多?切尔诺梅尔金的总理职位。别列佐夫斯基深知这个计策能使新总理按照叶利钦的路子走下去。叶利钦经常患病,任何时候,他选定的总理很可能成为俄罗斯的下一任总统。别列佐夫斯基和其他大亨开始严肃地探讨建立“联合政府”。那么,他们将成为决策者的影子内阁。当叶利钦患病或远离时,他们就能左右总理们,并且非正式地执政。在这个脆弱的国家中,这些大资本家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大亨们很快聚集在尤科斯石油集团,他们中的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掌控着这个俄国第二大石油公司。影子内阁们认为切尔诺梅尔金下台的时候到了,谁来取代他呢?这是商讨的焦点问题。为此,别列佐夫斯基还拜访了叶利钦的首席顾问瓦连京?尤马舍夫和有影响力的总统的小女儿塔季扬娜?佳琴科。
1998年3月21日,星期六,别列佐夫斯基接受了“综述”——颇受政治精英关注的电视新闻专栏的长时间录音采访,这次访谈将在俄罗斯最大、最成功的私人电视台独立电视台播出,该电视台的创始人是另一大寡头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
在这次采访中,别列佐夫斯基直接声称,角逐叶利钦的继任活动已在进行中,但所有主要的候选人都没有候选资格。他还含混地提到,“极好的机会将提供给年轻人。”
采访节目是在星期天晚上播出的,第二天早上,叶利钦宣布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
本书记述了六个寡头的成长历程,他们引领俄罗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最险峻的尝试;完成了从曾被紧握不放的社会主义制度到市场化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本书记事跨越长达15年,从1985年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和公开化”思想开始,到1999年叶利钦辞职结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