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3节 求职方式(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实例扫描
一封信带来工作机会
小全从前年10月开始就翻报纸、去招聘会投简历。一个又一个月过去了,他找的四十多份工作没一个能够落实,朋友介绍的也没有回音,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正当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一封信给他带来转机。今年5月,他在广州某报看到广州电信某公司招聘业务员,立刻投简历并得到一个面试机会。面试后,他提笔给经理写了一封满怀壮志的信,针对面试时经理提出的问题又作了详细回答,并表达了自己很想到该公司就职的愿望。很意外地,他被正式录用了。
"经理告诉我,从我给他写信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做事认真、具有公关活动能力的人。我真的很幸运,这封信给我带来了工作的机会,也带来了信心。"
借助周围力量
向老师、朋友、老乡、亲戚寻求帮助,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其效果往往是自己独自面对就业难题所不能比拟的。通过熟悉的人介绍,成功率会更高些,有时候一条独家内幕信息能使整个局面柳暗花明。
通过中介介绍
登记查询是各人才机构或职介机构拥有的最基本服务方式,各家在服务质量、手段、收费上差距很大,对应聘个人的求职效益而言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人才机构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供求信息,其数量、时效性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求职效益。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各中介机构差别甚大,为招徕求职者从其它报刊或人才机构窃取信息者随处可见,这种信息因缺乏时效性而给求职者带来相当大的负面效应,常使求职者满怀希望奔至招聘单位,得到的却是简单的一句"人已招聘完毕"。
各人才机构的服务手段差异也十分明显,有的是用人单位通过中介机构获取必要信息后,直接与应聘个人联系。有的则根据企业委托,组织求职者参加面试。有些中介机构在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后,会认真负责地为委托者提供相应服务,也有一些中介机构则在收取求职者的钱后就音讯皆无,或仅提供一些无用信息。高收费并不意味着应聘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服务。交纳中介费用,尤其是数额较大时,一定要慎重了解对方的服务过程,掂量其承诺的可信度,在鱼龙混杂的人才中介市场,求职者被骗的事情时有发生,涉世不深的大学毕业生在求助于中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慎之又慎。
参加人才交流会
人才交流会因其管理规范、信息集中,且可进场获取大量求职信息等材料,同时也是许多用人单位择才的首选方式。相对而言,人才交流会的可信度较高,特别是专门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专场人才交流会,是绝不应错过的。人才招聘会有这样几种类型:校园招聘会、人才市场招聘会、定期举办的人才集市等。
参加在校园中举办的招聘活动
每年都会有很多用人单位到各大高校开展校园招聘,而且越是著名公司越会主动进入校园大张旗鼓地招聘,因为他们认为这不仅是广纳良才的好机会,更是宣传公司形象的极好平台。
一般情况下,在校园举办招聘会的用人单位会向毕业生介绍本单位基本情况、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人力资源政策以及招聘程序等应聘中必须掌握的重要信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搞"形式主义",这是含金量很高的信息发布会。如果你没去招聘会,或去听了但没认真听,没记笔记,那么在面试中被问及招聘会上的内容而无言以对时,对方会怀疑你是否真的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发布的有关信息,不但有利于加深你对行业、单位、工作职位的了解,而且有可能在笔试、面试中派上用场。
校园招聘会参加得越多越好,再忙也不过集中在一两个月的时间。等你毕业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在短期内学习到这么多行业知识了。
另外,招聘会中的一些用人单位经常会派出气度不凡的高级管理人员出席,在现场与之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将会使你受用终生。
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人才交流市场,人才市场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如大型的综合招聘会、中小型的专业招聘会以及专门为毕业生服务的专场招聘会等等。
招聘会具有许多特殊的优势:招聘单位云集一地,招聘职位铺天盖地,是无需预约的面试良机。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