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9节 规划职业生涯(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还要考虑到几个因素
1.时间。即个人的年龄或生命的时程,又可细分为成长、试探、建立、维持、衰退等时期。
2.广度或范围。即每个人一生所扮演的各种不同的角色。
3.深度。即个人投入的程度。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涯形态,而这种形态的不同,对人的发展影响极大。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具备的特性
1.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的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良机。
2.适时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
3.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到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
4.持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能持续连贯衔接。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1.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应该是清晰而明确的。实现目标的步骤应该是简洁有效的。
2.挑战性原则。目标或措施应该具有挑战性,而不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3.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应该有弹性或缓冲性,应该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作调整。
4.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要保持一致。目标与措施要保持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要保持一致。
5.激励性原则。目标应该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应该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6.合作性原则。个人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最好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7.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8.具体原则。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
9.实际原则。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作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它相关的因素,选择切实可行的途径。
10.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以便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职业规划早进行,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
学生从走进大学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做是为了迈进社会的时候,避免不知所措的尴尬。
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评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
然后,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也要细化到具体工作,比如毕业后是进入大学教书还是到企业工作。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比如通过某项考试和培养某种能力。
在大学一年级,大学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和师兄师姐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增加交流技巧。
到了大二,大学生可以逐步考虑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开始尝试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或与本专业有关的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注意增强外语口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从大三开始,有意识地增加与社会的接触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自己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留意各种行业的信息,并在确定就业目标方面形成初步的打算和计划。
到了大四,大学生还要再次检验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是否充分。最后,要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预习和模拟面试,并积极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单位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
到毕业求职之前,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兴趣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你很有必要在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如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以及考虑环境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后,再作出职业选择。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