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 清醒的头脑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原科龙集团”二号人物”屈云波有一次在北大光华学院演讲时说:“如果有人再请一个像我这样的咨询顾问做副总裁,我给他的建议是,你事先要对这个公司调查清楚,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再决定去不去,不要轻举妄动。”这句话正所谓对如今正处于发展时期的团队“二号人物”们的劝诫。意思无非有二:一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清晰的人生观,能引领自己克服管理中出现的一切困难;二是要有洞察力,对团队的文化、资本和财务环境脉络要明晰,这样才会极大提高“二号人物”在团队中的威信和影响力。
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利于你从团队的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界定问题保证方向不被偏离;其次要有创新精神,能及时从其他团队中选优汰劣,保持整个团队运作的活力。
事实证明,一个团队的最终成功,并不一定要有一个出类拔萃的战略,而只要其恰当周详,无明显缺陷。同样,团队战略的实施也并非一定需要一个十全十美的领袖人物,关键在于管理层要有清醒的头脑,避免犯低级错误。惊畏殷鉴,保持一份戒备心理,有利于降低团队运营的风险,避免重蹈覆辙。
“二号人物”既是团队战略的设计者,又是该战略的最高执行者。然而,面对当今世界无处不在的竞争与陷阱,对于那些意欲引领团队谋大业的“二号人物”来说,前面的暗礁险滩何其多,如果自己没有清醒的头脑做支柱,要想在团队战略方面能博采众长,以期到达目标彼岸,那定然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人不清醒就容易犯糊涂;团队不清醒就容易掉入运营战略的陷阱之中。
因此我们不难见到因为没有清醒地认识竞争对手的实力而被对手击败的案例;因此我们不难见到因为没有清醒地打造求实战略而陷入虚假繁荣的案例;因此我们不难见到因为没有清醒地静观市场而被自己打败的案例;因此我们不难见到因为没有清醒地评估自身条件而盲目扩张的案例;因此我们不难见到因为没有清醒地控制成本而导致团队效益出现负增长的案例……可见不清醒而致使团队衰亡,“一号人物”自然咎由自取,但作为战略最高执行者的团队“二号人物”,因没有清醒的管理方略,自然也难辞其咎。
团队运营方略中要涉及的主要方面,这是团队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加倍小心的领域,对正在接受市场经济洗礼的“二号人物”们有着特别的借鉴意义。在前面提到的一些案例里,我们已目睹了因为管理层缺乏清醒的头脑,只顾“窝里斗”而使曾一度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一些企业的结局。这就说明,如果团队高层管理者在运营战略上犯糊涂,管理魅力与管理质量锐减,那么,这个团队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诸多事实可以印证:不清醒就是方略失误的同义词。曾一度无人不知的我国××公司即是一例。它所犯的战略失误,就始自于“二号人物”在制定方略中的不清醒。
专家在分析该公司的失误时提出,该公司首先在于陷入于错误地判断竞争环境。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该公司管理层最高执行者盲目乐观,认为房地产有暴利可图,从而不顾自身的核心能力,错误地把团队未来的筹码压在自己一无所长的房地产上。这就是盲目多元化,自损企业价值。而且该公司在企业规模急剧膨胀后,没有调整相应的业务流程,仍沿用先前的管理方式,根本无法适应团队发展后接踵而至的管理上的复杂性,整个公司远不在一种正常的受控状态,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无法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当房地产项目导致公司资金短缺时,该公司的决策层也仅仅是剜肉补疮,抽调保健品业务的资金来填补房地产的无底洞,而从来没有冷静地评估一下自己到底是否应该涉足其间。结果是不但在房地产上无力回天,保健品业务也从此一蹶不振。如此种种恶性循环的方略错误缠身,无不始自决策人缺乏知己知彼的清醒头脑,同时也就注定了该公司后来必然要遭受的灾难。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