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影响自己的人(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杨先生的乐观旷达,身处逆境长达一二十年,不自暴自弃,以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政治上的不幸,体力上的重负,生活上的清苦,非但没有把他压倒,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再苦再累他也挺了过来。终于等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人民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他的人生也有了转折:平反中他摘了“右派”帽子,落实政策后到小学代课,转为公办教师。杨先生敬业乐业,事业心很强,他当农民是地道农民,当老师是好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他教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杨先生在农村的岁月,生活的艰辛程度是不难想到的。一个单身男人,住在一间断墙残壁屋顶漏雨的破屋,一口烧饭的铁锅上,有游乡补锅匠用老办法补的二三十个补丁,农民们传说他吃饭是连碗也不洗的;为了生存,他去挑100多斤的担子,走10余里路,挣1毛脚力钱……他的遭遇,主要因为军阀父亲的连累。在讲阶级、阶级斗争的年代,别的不讲,光是他的家庭出身就够他受的。所以,不仅政治上受歧视,生活上受折磨,也蹉跎了恋爱婚姻,没能成立家庭,成年累月人影相吊茕茕孤身。在这种生活状况下,除了下力干活,只有寄情山水和能得到的书本……
少时的杨汉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后来考入四川的大学学物理,他成了“右派”后,被遣送回原籍农村劳动,青年的他经受了人生的一次巨变:杨公馆的少年、青年学生、被监督劳动的“阶下囚”……但他处变不惊,正视现实,老老实实劳动,不乱说乱动。惟其如此,农民没有把他当“外人”,也就没有对他实质性的“专政”。由于他学识丰富,一向敬重文化的农民们,虽然口头上也跟着喊“读书无用”,广播里也宣传“白卷先生”,但大家对这样一位正牌的大学生,依然是另眼相看的,不仅生活上、政治上不为难他,反而多方关照他、同情他,上面来抓“阶级斗争”时极力敷衍。所以杨汉翔在农村被监督劳动的岁月,尽管生活艰苦,农活繁重,精神上却轻松愉快,体力劳动还锻炼了他的体质,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坏事变好事”吧!
随着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在小学教书成绩良好的杨汉翔,逐级提到乡和区中学,再到县的重点中学;由教师升校长、广安县副县长。后来担任县政协的副主席。
杨先生为广安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我和这些名人的出身、环境,大为不同,但都生长在广安这片土地上,我难道不应该也为家乡做点什么吗?
因此,当我十年奋斗,在广东创建了家业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广安家乡,想到那儿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烂水滑的路,想到自己上过的破庙里的学校。于是我分别为我家的恒升镇果子村和我妻子家所在的东岳乡三板村,各修了一条乡村公路,投资40万元在果子村盖了一所称得上现代化的小学……
我觉得,广安和沿海比较,相差最大的是观念,所以回广安办了“广东省川惠企业集团公司广安分公司”,修一座星级酒店,我想不光把资金带回去,还要把沿海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带回去,为推动广安建设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