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敢为天下后的运作高手(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中国企业界,有两位“敢为天下后”的企业运作高手:一位是步步高的段永平,一位是娃哈哈的宗庆后。他们在不同领域成功地使用着“后发先至”的跟随策略,备受众多企业推崇和学习。实际上,他们的这种跟随并不是一般的模仿,而是站在同行甚至巨人的肩膀上翩翩起舞的。
先与后的辩证法
市场竞争不但奥妙无穷,而且还充满了哲学意味。例如,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毫无疑问需要具备“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勇于变革,不断创新,方能把握住市场的主动。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有时候,我们也很有必要拥有“敢为天下后”的精神和策略。因为,最终得市场天下者,不一定是先者,“先”与“后”只表明竞争起步时间的早与晚,并非竞争结果的胜与败。
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从来都不热衷于扮演技术先驱者的角色,而是采取“敢为天下后”、“后发制人”的策略。松下建设有20多个拥有最新技术的研究室,专门分析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发现其不足之处,再研究如何加以改进,然后设法让自己的产品更好更完善,并迅速投产。往往在别人的新产品还没有占领市场之时,松下的更新产品已经投放市场,且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期,黑白电视机在日本市场上正处于导入期,各个公司竞相上马,抢占市场。松下却按兵不动,悄悄地收集市场信息,对别人的产品进行剖析,集优弃劣,扬长避短。当电视机进入成长期时,它便将大批质优价廉的产品推向市场,一举占领了日本列岛,令其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事实上,很多企业正是依靠“敢为天下后”的精神取得了成功的。上世纪80年代末期,家用电子游戏机市场非常看好,于是中国大地一夜之间冒出了数百个生产厂家,此时再上马的当然是后来者。而当时在一家小厂担任厂长的段永平(如今早已经是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老总了)却以独到的眼光和“敢为天下后”的精神,毅然上了这一项目。于是,“小霸王”便诞生了。由于段永平迅速实施了质量、营销和售后服务三项工程,“小霸王”最终脱颖而出,创出了自己的品牌。而后来段永平的“步步高”学生电脑、“步步高”电话机、“步步高”VCD机等等实际上也都是步人后尘的产品,然而却每一样都后来居上,成为了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这其实都是“敢为天下后”的喜人成果。
其实,“敢为天下后”与“敢为天下先”两者并不相悖,而是辩证统一。因此,在企业经营中,该“先”且能“先”时尽可能地争先,不该“先”或无法“先”时,则要敢为人后,不能盲目求先,否则容易“欲速而不达”。
“敢为天下后”的造势英雄
提起段永平这个名字一般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步步高来我想就很少有人不知道,段永平就是步步高的掌柜的。段永平的特长就是“敢为天下后”,即所谓后发制人,这是很厉害的,没有先发优势还能后来居上,这样的人多数不简单。他无论做DVD还是做复读机都是半路出家,却总是能笑到最后。
段永平者,江西人氏,发迹于广东,人称“阿段”。
即使是媒体,在看段永平时大概都有一点“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之感。要知道大家都是冲着一个跌宕多姿、擅长造势的段永平而去的。谁让段永平无论在小霸王还是步步高,都以重视和擅长广告策划闻名呢。确实,回顾段永平15年的企业人生,是够得上跌宕的。想当年,他怀揣研究生的学历本,只身来到广东中山,开始出任一家行将倒闭的小厂的厂长。当他一手将该厂子做成为了产值10亿、发展得如日中天的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而自己也有了“打工皇帝”的美誉后,却又由于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烦恼,从而抽身离去,选择了更为艰难的白手起家。
当他在广东东莞成立专营电话和学习机的步步高公司时。很多人对他的选择并不看好,然而,命运之神似乎对他特别眷顾,他一“出走”,“小霸王”便没有了霸气,“步步高”却真的步步高,如今更是成为中国无绳电话、VCD等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名牌。
1996年,段永平在中央电视台拿到了一块黄金时段的广告,价钱据说几乎是步步高当时的全部家当,以后,他又连当了央视两年的标王。因此,后来有人说正是广告效应锻造两个名牌。
言归正传,真正的段永平又是什么样的呢?是衣着俭朴,闹出过被中央电视台的门卫拒之门外的笑话的他吗?是长期和八位办事员同在一间简陋的大房间里办公的他吗?是的,但这些又还都不足以为奇,因为这是个流行另类的年代。但是思想层面上的“本分”、“保守”却是和另类文化格格不入的,这也是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段永平最令人吃惊的。关于这一点,试举两三个例子:
自古人们都把英雄的桂冠戴在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头上,知识经济时代也概莫能外,比尔•盖茨就是典范。但段永平却不惜扼杀中国的比尔•盖茨们的积极性,推行“敢为天下后”的经营理念,说什么“实力本来就不强,还去搞什么新产品开发,肯定不行,凭咱们那点实力,也敢跟世界级的大公司相比吗?我先看人家国外大企业做什么产品,而且要看它什么产品好卖,然后我再做什么,这样成功的机率要大得多,日本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能够超过欧美,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段永平还大谈“先”与“后”的辩证关系,给人的感觉无非有两个:一、他还没有能力开先;二、开先容易成为悲壮的英雄,他只愿做个有颗平常心的平常人。
所谓多元化发展,现在几乎成了一种时髦。但段永平却不为所动,依然固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他说“我不赞成企业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国内企业真正具备这样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他忙乎的是给他的一亩三分地施肥,美其名曰“焦点法则”——一个企业应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这20%的事情会给你80%的收益。这听起来也不无道理。
当别人在追求高速发展时,他却只想保持一个“足够的最小的发展速度”,因为“欲速则不达”。
超越自我“步步高”
刚才已经提及,段永平自称“敢为天下后”,他的理论是:“天下不一定是先者的,“先”与“后”只是竞争开始阶段的状态,并不能说明竞争的最终结果,谁能得天下,还要看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诚如其言,段永平先后推出的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电话、影碟机、复读机,每一样都是步人后尘的产品,但每一样都后来居上,从而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阿段的这一套“敢为天下后”理论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从企业家角度来说,与其说这是“敢为天下后”的智慧和勇气,不如说是“甘为天下后”的韬略和权宜之策。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