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提高效能的新“拿来主义”(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谁把“拿来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刚才我们已经看到,将“拿来主义”发挥得最好的恐怕还得数日本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短短的几十年间,日本就迅速建立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要地位。究其原因,应该有“拿来主义”的因素在起作用。
正如鲁迅先生早已发现的“拿来主义”之精粹那样,日本人正是凭着顽强的“拿来精神”,广泛地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技术优势,利用着其他经济系统中总结出来的捷径,再加上自身善于学习的特点,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这是一个建立在明治维新后所形成的社会体制,与西方科学及经济理论共同构建的社会发展结构。事实证明,它在信息时代之前及信息时代早期,都对日本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在近几年,这种社会发展思路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它毕竟已经帮助日本展开了经济腾飞的翅膀。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拿来主义的精髓所在。
对于日本人来说,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将“拿来主义”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日本人是如何将以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为核心的“拿来主义”做到极致的,这里不再详谈,因为其他章节已有详细探讨。最后只想稍为提一下我们对待“拿来主义”的观念。
试举一例。在电脑软件行业,有时候我们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为什么所有使用者都要按照微软的产品使用方式来工作?”其实这其中有非常狭隘的思想,易用性的确是一个办公类软件产品最重要的因素,但既然已经被证明了是合理的和好用的,为什么又不承认呢?重新改变习惯,谈何容易。在反击微软或其他国际软件公司的垄断局面的时候,大可不必对他们的产品功能或使用习惯进行攻击。有时候,我们不必对使用者们已经认可的东西去怀疑和质疑,进而再去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重新来过。
为此,我们应该埋下头来,好好下些“拿来主义”的工夫。先解决自身产品的核心技术问题,再在关键部分与细节上完善起来,然后,才能够像日本那样,叫板世界经济。
从未来看现在
拿来主义不是提升效能的惟一的形式,也非永久。在运用这种形式的时候要注意市场规律,因为太盲目,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怎样做好“拿来主义”呢?关键是能够理解鲁迅先生当年提出的一句精言:“所以我们要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积弱的祖国,鲁迅先生大力提倡着“拿来主义”,他意在激励国人以“取以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将外来文化大胆拿来为我所用。
如果你至今仍然认为“拿来主义”不可取,那么,你也可以找一点时间思考一下,比较一下了。“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路”的确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但后来居上的事情又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当初美国电影也是走过了二三十年的长路才超过德法的!日韩受中国文化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如今我国发展较为落后(希望很快会赶上并超过),如果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们原本就是从我们这学去的!别忘了可以重新“拿来”。当然,要有一个自来水的过滤网。都后WTO时代了,路就摆我们面前,只要有更多的人走,终有一天它会成为通向罗马的大路……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