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下,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云中世界:形容自由自在的快乐世界。
芸窗:芸是古人藏书避毒常用的一种香草,借芸窗以称书房。
当你正在竹篱笆外面而欣赏林泉之胜,忽然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这时就宛如置身于一个虚无飘渺的快乐神话世界;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忽然听到蝉鸣鸦啼的声音,这时你就会体会到宁静中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天地。
《庄子?天运》中记叙了孔子向老聃请教的对话,孔子遵照老子的指教去做,果然得了“道”。请看他们的对话:
孔子对老聃说:“我研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自认为已经很久了,熟悉了旧时的各种典章制度;用违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个国君为例,论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绩,可是一个国君也没有取用我的主张,实在难啊!是人难以规劝,还是大道难以彰明呢?”
老子说:“幸运啊,你不曾遇到过治世的国君!六经,乃是先王留下的陈旧遗迹,哪里是先王遗迹的本原!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脚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吗?白相互而视,眼珠子一动也不动便相诱而孕;虫,雄的在上方鸣叫,雌的下方相应而诱发生子;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壅塞。假如真正得道,无论去哪里都不会受到阻碍;失道的人,无论去哪里都是此路不通。”
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聃说:“我终于得道了。乌鸦喜鹊在鸟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长时间了,我没有能跟万物的自然变化相识为友!不能跟自然的变化相识为友,又怎么能教化他人!”老子听了后说:“好。孔丘得道了!”
流水落花身心常静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这是唐雪峰和尚的上堂语。竹影月影均是幻觉,世间一切事物与天上明月才是实体,比喻心智。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水流和花落都是动的物体,而静与闲是修养工夫。人的心智能学到静的境界,就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古代的贤人说:“竹林的影子扫过台阶不会扬动灰尘,月轮的运动倒映到池水中,而不会在水面留下痕迹。”儒者有诗说:“任凭水流湍急,环境更显得总是那么宁静;落花缤纷,但是看花的人却心意悠闲。”人们如果能常用这种心境,来待人接物,那身心将是多么自在啊。
《庄子?庚桑楚》中有段发人深思的论述,书中说:砍断了脚的人不图修饰,因为把毁誉置之度外;服役囚徒登上高处不存恐惧,因为已经忘掉了死生。对于谦卑的言语不愿做出回报而忘掉了他人,能够忘掉他人的,就可称作合于自然之理又忘却人道之情的“天人”。所以,敬重他却不感到欣喜,侮辱他却不会愤怒的人,只有混同于自然顺和之气的人才能够这样。发出了怒气的但不是有心发怒,那么怒气也就出于不怒;有所作为但不是有心作为,那么作为也就出于无心作为。想要宁静就得平和气息,想要寂静就得顺应心志,即使有所作为也须处置适宜,事事应于不得已。事事不得已的作法,也就是圣人之道。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