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吉人安详恶人杀机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吉人安详恶人杀机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吉人:心地善良的人。
作用安详:言行从容不迫。
梦寐神魂:指睡梦中的神情。
声音笑语:言谈说笑。
浑是杀机:言谈间流露出害人的迹象,杀机是指令人感到有杀人的恐惧感。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不论言行举止总是镇定安详,即使在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一团祥和之气;一个性情凶暴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手段残忍狠毒,甚至在谈笑之间也充满了恐怖的杀气。
孔子说:要做个仁者,就要具备以下五种品德:恭敬、宽厚、诚信、敏捷、慈惠。恭敬不易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诚信才会被人重用,敏捷工作效率才高,慈惠才真正可以领导人。
这五个方面,第一是恭,也就是人要有人的仪表风度,它的反面是嬉和亵。一个人,衣服整洁,该看的看,该说的说,与人打交道、办事情,严肃认真,对人有礼貌,不苟且,不嬉狎,这样别人就不会来调戏欺辱你。相反,歪帽趿鞋,赤膊袒胸,说话高一句、低一句,漫不经心,随便动手动脚,任意取笑戏弄人,常常会自取其辱,被人瞧不起。孔子说:恭近礼。在现代生活中,人的日常生活随便多了,但“恭”仍是人必须的品德。我们会朋友、谈生意、出门办事,甚至上趟街,都要打扮一下,照照镜子,这是自己起码的面子,也是对人起码的尊重。讲面子而尊重人,就是恭。
省事为适无能全真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如无能之全真。
钓水:临水垂钓。
柄:权力。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权,又执民柄”。
喜事:好事。
全真:使心灵不受损。真,灵魂。
静坐水边垂钓本来是一件高雅的活动,然而在这活动中却手握对鱼的生杀权力;对坐桌前下棋本来是一种正当高雅的娱乐,但是在这娱乐中却存在争强好胜的战争心理。可见好事就不如无事那样悠闲自在,多才就不如无才那样能保全纯真本性。
“无为”是老庄思想中的重要命题,它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既深且远。庄子在《人间世》中假托南伯子綦的一番对树的感慨,阐明了:“喜事不如省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全真”的道理。他说:南伯子綦在商丘一带游乐。看见地面长着一棵出奇的大树,上千辆驾着四马的大车,荫蔽在大树树阴下歇息。子綦说:“这是什么呢?这树一定有特异的材质啊!”仰头观看大树的树枝,弯弯扭扭的树枝并不可以用来做栋梁;低头观看大树的主干,树心直到表皮旋转着裂口并不可以用来做棺椁;用舌舔一舔树叶,口舌溃烂受伤;用鼻闻一闻气味,使人像喝多了酒,三天三夜还醒不来。子綦说:“这果真是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木,以至长到这么高大。唉,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就像这不成材的树木呢!”
梦中之梦身外之身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梦中之梦:比喻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一切吉凶祸福更是梦中之梦。
澄潭之月影:虚幻之月,由此可悟出一切事物皆虚幻。
身外之身:肉身以外涅槃之身,此指人的品德、灵性。
夜深人静,听到远远传来嘹亮的钟声,可以惊醒人们虚妄中的梦幻;从清澈的潭水中观看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发现我们肉身以外的品德、灵性。
普化和尚在街头向俗人化缘,乞讨一件僧衣。奇怪的是有人给他僧衣时,他却拒不接受。于是临济和尚命院主买了一口棺材。普化回庙时,临济告诉他:“我为你做好了一件僧衣。”普化扛起棺材就走,到街头喊叫道:“临济为老衲做好了僧衣,老衲即在城东死。”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跟着他到城东。普化说:“今天我不死,明天我到南门去死。”这样的在街头持续叫喊了两三天,谁也不相信普化的话了。第四天,没有一个人出来尾随他了,于是他一个人独往城外,自己进入棺中,委托过路的人钉死了钉子。这件事马上就传遍了全城,人们争着赶往城外,并开棺验看。只见棺中普化的全身业已脱去,棺中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只闻空中有清脆的银铃声,正渐渐远去。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