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幸福在心(图)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那是一个夏日雨后的黄昏,我用自行车带着儿子上街,行人还不多,街面低凹处还存着一洼一洼的雨水。从滨河路向大南门里一拐,中山路向北是进入城区的一道斜坡路面,自行车快速地滑行而下,湿润清凉的风迎面而来,只听身后的儿子喊道:“啊,爸爸,我好幸福哇!”听了这声喊,我先是一怔,而后便开心地大笑起来。   幸福!是啊,幸福!记得不知是哪一位哲人说过:人类一切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幸福。世上不知有多少男男女女对她苦苦追寻,甚至前仆后继,甚至抛了头颅洒了热血,不惜以生命作代价。然而,大多数人得到的往往不是幸福,而是苦痛和失望。   幸福是一个魔洞。金钱可以让你富,权势可以让你贵。然而,金钱和权势都不是打开幸福这个魔洞的钥匙。所以富贵也就不能等同于幸福了。然而,幸福却又是轻易可得的。我的儿子就是在我自行车短暂快速的滑行中,在那一缕的清风中,伸开双臂抱住了幸福的脖颈。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许多人或许一问再问。其实,幸福什么也不是,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拈花微笑的禅意。同样的一朵红花,在不同的心灵中会引发出不同的感受。只有心地无私和知足常乐的人才会时时看到幸福在向他招手微笑。只有觉悟了人生真谛的智者才能在生活中时常满足和舒畅,贪婪者永远被关在幸福之门的外面。   杜甫在他的一首诗中说: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牧也在他的《不寝》一诗中说:    莫贪名和利,  名利是身仇。    诗人们在告诉我们:名利是贪不得的,身居草堂也一样可以清心明志而获取人生的真情趣。释迦牟尼佛在临终前所说的《遗教经》中,就要求他的弟子们,在修行中要自觉固守八大项目,即:少欲,寂静,精进,不妄念,禅定,修智慧,认识和知足。我觉得其中的知足,是人生中极重要的一项。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所以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也许有人会说这种观点有些消极,让人不思进取。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也没有争辩的必要,只用李白的一句诗来作答就是:“笑而不答心自闲。”   其实也并非只有在古人和宗教中才能找到这样的幸福观。在当今风起云涌的商品社会中,也不乏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幸福的人。有一位叫蓝蓝的女诗人,就在一首诗中写道:    幸福是一座草屋  是很久以前我的家  幸福是一座草屋  是时间的木门  向流浪的脚敞开着。    这和杜甫的“万里桥西一草堂”很有点相似的情趣。但无论是杜甫还是蓝蓝,也都不是要向人们宣扬“草堂”、“草屋”比风雨无忧的宫殿或者现代设施的楼宇更好,更能给人幸福,而是表达一种超然物欲之外的宁静和泰然。幸福在心。   只要我们真正认识了生命的意义,而不把对名利的追逐当作人生的目的,那幸福就已经来到了你身边。不,是在你心里。   你,也就是一个和幸福结缘的人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