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先研究 后行动(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先研究明白你要做的事,然后再做”,对那些天生的急性子来说,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忠告,尤其是前半句。做决定并按其行事,这种能力,是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但首先要有准确无误的判断,对影响判断的每一个因素,我们都要清醒的认识。
“起跳前看看”和“投资前先调查”,并不是要把我们引入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的泥沼。它们是在警示我们,避免那些鲁莽、激进的行为。通常那些行为都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来的。
医生为病人做急救手术,如果没有搞清楚病因所在,会发生怎样的灾难!是的,在那种情况下,要当机立断,但手术成功的前提,是术前的诊断。
现在我们来讨论几个没这么极端的案例,比如西奥多·考丝太太,她现在住在新墨西哥州。几年前,考丝太太遇到了点麻烦。她妈妈那时住在布鲁克林市,身患重病。照料妈妈和她的大房子,花费巨大,她有点支撑不住了。帮她打理财务的一个叔叔,打电话给她,问能否缩减费用,比如降低妈妈那两个女佣的工资。
考丝太太觉得这个提议不太稳妥。她告诉叔叔说她再想想,然后会打电话给他。她知道叔叔为她妈妈做了很多,她现在想反过来帮他一下。
“我用笔思考时,效率最高,” 考丝太太写道,“于是我拿出一叠纸,在上面列出妈妈的收入,有她的证券收入,还有叔叔给的钱等;接着我又列出她所有的支出。我没花多少时间就算出来了。其实,花在妈妈吃饭和穿衣上的钱很少,但花在她的大房子上的钱太多了!那个大房子共有十一个房间,每年煤就需要24吨,煤气费是每月20到30美元,需要两个女佣打扫,再加上保险和税什么的。我看着这些白纸黑字的数据,明白了:房子必须卖掉。”
“但是,妈妈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我不知道让她从家里搬出去是否可行,而且,她以前还说过,希望在自己的家里,度过她人生的最后时光。我心里太难受了,没法儿想清楚。于是,我就去找一个医生咨询,他是我们家的朋友。他建议我去找一个开私人护理中心的女士,那个中心不大,离我家只有三分钟的路程。”
“那位女士很善良,也很能干,她可以帮我们照顾妈妈,收的费用,我们也能负担得起。我决定了,把妈妈搬进了护理中心。”
“大家都很高兴。妈妈一点也没意识到她搬家了,还以为她一直住在家里。对我来说,也更方便了,以前我每星期去看她一次,现在每天都去。同以前比,护理中心的照顾也更精心。我叔叔那里的财务问题也解决了。这件事告诉我,如果我把一个问题摆在纸面上,认真、仔细地研究清楚相关事实,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后来,这就成了我处理问题的程序。”
成功的行动,来自事先正确的分析,考丝太太的故事就是一个证明。假设考丝太太事先没有收集、研究相应的财务数据,就做了决定,会怎么样呢?她可能既把妈妈的生活搞糟了,又没解决捉襟见肘的财务问题。
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在纸上,让数据自己说话,这种处理程序对财务问题尤其有效。在这个世界上,谁能没有这样、那样的财务问题呢?年轻的杰克·考丝夫妇就有。他们俩住在伊利诺伊州。像许多新婚家庭一样,考丝夫妇发现,蜜月还没结束呢,帐单就一个接一个地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杰克被批准加入了海军,可所有的帐单都没有付清。
“后来”,杰克·考丝说,“我和太太决定不再瞎着急了,担心并不解决问题。我们坐下来,算了算。情况是这样的:镇上的每个店,我们都欠钱。每个店都不多,可加起来数量就大了,在我参军前的日子里,我没法还清。没办法,我们决定做我们惟一能做的事,那就是跟每个店老板联系,保证我们每个月分期还钱。”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