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谋略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谋 略
你要办好一件事情,有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这个方法就是谋略。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将军领兵攻打一座城池,三番五次攻不下来,正当他烦恼的时候,身边的军师对他说:“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久攻不下吗?”将军说:“因为城池太坚固,敌人的兵力太强。”军师笑了:“所以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啊!”这就是谋略。军师接着给他出了个主意,率兵后退三十里,然后派人化妆随着出城的百姓混进城里,他们写了很多类似的小纸条,意思是如果你们不抵抗,我们进城后保证让大家分到房子和土地,我们不会杀掉你们,更不会让你们做奴隶。这样广为传播后,满城的人都人心惶惶。再次攻城的时候,自然是大获全胜。这个故事说的是诸葛亮帮助刘备攻克荆州。刘备拿下荆州,这才为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一个有利的基础。
做事情要讲谋略,有了谋略才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古代的人打仗,常常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不在多,在谋。”这个意思是说:一个人发展到某种程度,不要求你冲锋陷阵拼体力了,你现在要活动的是脑子,是心智,是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怎样才能做得到?换一种说法,这就像中医搞针刺麻醉,你银针再多把病人身上扎个遍,其实比不上高手找准穴位一针见效。所以说,谁找准了这个点,谁就是高手。谋略就是要看得准,要你看准机会,要你找准方法。
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十美元,很久别人都没有还他。他决定亲自去讨债。他花二十美元雇了一辆马车,走了很远的路,可是到了欠债人居住的地方,却发现对方不在家,只好空手回来。为了十美元,反而倒贴二十美元,再加上路途的劳累,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商人讨债的经历告诉我们:你要办好一件事情,有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方法就是谋略。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同时创业,他看我创办了抗癌药物研究所,他就成立了一家植物研究所。他买下三百亩荒地,专门栽培天女木兰,然后用花儿做香精。我问他:“你种这么多,一年能收多少香精?”他说:“一年能收三十斤香精,一斤香精能卖五万元。”我又问他:“你这些香精能卖出去吗?”他说:“在国际市场上应该有销路的。”我于是追问他:“你知道今年国际市场都流行什么香型?”他摇摇头。我最后规劝他:“你这项投资看起来挺玄乎的。”果然,我去年又看到他了,仍然天天在山上伺弄他的花苗,人也累瘦了,晒黑了,却一斤香精也没卖出去。他这个人其实非常想干事的,从来不吃吃喝喝,也不玩麻将,你能说他没有吃苦精神吗?他没有成功,要我看就是谋略不够。
有谋略的人做事,不光要考虑现实的形势,还要研究它明天的趋势,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日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死光了。可有一个渔民,他船上的捕鱼装备和船舱的大小,与别人家的都一样,但他船上的鱼每次到岸还是活蹦乱跳的,因此卖的价钱高过别人几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直到他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渔民才告诉儿子一个秘密:原来他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每次特意放进几条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来就是对手,互相好咬争斗,所以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也被迫竭力反攻,这样就保持了鳗鱼的活力。你说这个渔民的谋略高明不高明?高明就在于他充分认识和利用了自然界物种间生存竞争的客观规律。
我还听到一个求职的故事: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他想来想去,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书,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这回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工作对于他来说简直像“高射炮打蚊子”,可是他干得一丝不苟。很快,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候他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他于是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高兴地提升了他。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和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老板对他的水平终于有了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这也是一种成功的谋略,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谋略,是“以退为进”的谋略。他赢就赢在“看低自己”,他赢就赢在“水到渠成”。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得透透的,然后找出十个办法来。我就是这么做事的。因为只想出一个办法,没有可比性,万一这个办法不灵怎么办,所以才要想出十个办法,把十个办法都排列在纸上反复比较,比较中就会自己否定了自己几次,然后再多多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下决心,从十个办法中选取出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像我们搞生物工程,本来计划去年就投产,可我搞了几次调研,发现发酵实验还不能保证每次都成功,所以觉得风险很大。但今年敢下决心了,全面投产“718生物导弹”。所以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头脑清晰,心里有数,任何时候都不能盲目和草率。讲谋略,就是既要大胆,也要谨慎。谋略从哪里来?它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它是你理性判断的结果。那么,什么才称得上是谋略?它放在你手上适用,它推行下去好用,这就是成功。
心 态
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即命运。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如果你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因为它让你时刻保持向上进取的旺盛斗志,有助于你克服困难;而选择消极的心态,你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
心态就是你对生活的态度,是面临各种各样的处境你所持有的心理反应。说起来很简单,其实人的心态最复杂。比如说看待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怀有不同的心态;进一步讲,怀有不同的心态,去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最后的结果肯定大相径庭。所以才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我也觉得,从这个意义讲,摆正做事的态度要远比怎样做好事情,重要得多。
那么,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怎样的心态?这其中的关键,要看你的心态能不能与我们振国集团“奉献至诚,造福人类”的企业文化产生共鸣,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的员工每天都想着“让癌症患者的生命尽可能地延伸”,怀着这样一种心态去工作,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能够迎难而上。如果你每天只想着去赚取蝇头小利,甚至坑害患者,这种人心态肯定不健康。我们不光要讲身体的健康,也要讲心态的健康。我觉得,一个人心态的健康与否,是决定你事业能否成功的基础。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生活很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却很甜。记得我当年在通化卫校读书,因为家里穷,穿着的是父亲的补了十九块补钉的旧衬裤,可我在生活上从不和城里的同学比,心态很平衡。现在有些人就喜欢折腾自己,看到人家进步了,看到人家提干了,看到人家挣钱买上了大房子,心态就开始不平衡了,甚至产生嫉妒和报负心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青年人去请求上帝的帮助,他说:“万能的上帝,你能不能给我一件我最想要的东西?”上帝说:“很好办啊,人间的什么事都是我管着,可以给你的,但是你要的东西,同样也要给你的邻居两份,你回家想一想到底要什么,想好了再来找我。”上帝要考验考验他。青年人回到家里左思右想,我要是要一块黄金,我的邻居就会有两块黄金,岂不是让人家占了大便宜。不行!不能要黄金。那我就要一间房子。可一想,本来邻居家小房那么破,结果一下子就会住上两间大房子,比我家还要光彩。也不能要。那就要点不太值钱的东西吧,只要两头牛。但是,他掰掰手指头一算计,想来想去心里还是不平衡。你们猜他最后到底要了什么?谁也猜不出的,他是这样告诉上帝的:“我啥也不要了,你干脆挖掉我一只眼睛吧。”他想,我这回终于合算了,上帝挖掉我一只眼睛,就会挖掉我邻居两只眼睛。这个青年人就是这种扭曲的心态。
这样不行!人活着,不能依赖于别人,要自己依靠自己。我从小生活在偏僻的大山里,因为家境贫寒,什么都没有,我才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想到上山挖药材,卖了钱后去买纸和笔去交学费;才想到能不能用家乡的中草药给乡亲们治病;才想到我要研制出一种抗癌新药,为普天下的癌症患者解除疾苦;才想到一步步发展成一个企业,从中国走向世界……我从来不认为家境的贫穷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不好。所以,我希望生活在贫穷家庭的孩子都不要悲观,希望我们公司的女孩子都去找穷人家的孩子谈恋爱。我说这话好像走极端了,但是女孩子结交男友,首先要看他有才华的一面,要找“潜力股”。这里面也有一个心态的问题,交友时候的积极心态。
我这里给大家再讲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临死的时候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儿子,爸爸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了在河东河西好歹留下了一百亩地,你们哥儿俩一人一半,自己合计着怎么分吧。”哥哥说:“弟弟,你小,还是你先挑吧。”弟弟说了:“不过是一块破地,随便,怎么分都行。”满脸不屑一顾的样子。后来,弟弟把分到的地简单地用火烧了一下,就种上了高粱。地虽然种上了,却没长出多少青苗,到了夏天他也不去锄草,结果秋后只收了四五百斤粮食,勉强够自己维持生活。哥哥呢,心里想着父亲操劳一生把这块地交到我手上,如果我不种好它,实在对不起死去的父亲。他于是没日没夜地平整和改造土地,又广泛征求身边老农的意见,还特意进城考察了好几个农贸市场,最后决定在这块地上麦子和蔬菜各种一半,一年下来的收入是两万元钱。时间很快过去了三年,弟弟的那块地依然青黄不接;哥哥呢,赚来钱后又买地,早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庄园主。同样是五十亩地,哥儿俩的收获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心态。心态即命运。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所以,在一个人追求成功的路上,你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因为它有助于你克服困难,让你时刻保持向上进取的旺盛斗志。而选择消极的心态,你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因为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它使你沮丧、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抱怨,自我封闭,常常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其结果是限制和扼杀了自己的潜能。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