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宠信的表现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宠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员工的关爱、信任和体恤,只有把关心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视为公司分内的事情,让员工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如饮甘泉般的酣畅,才是一个伟大领导所具备的一种特质,才能让员工视公司为家,视公司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
像员工一样思考
许许多多的企业老板和管理者在“教育”员工的时候,用心良苦地告诉员工,要像老板一样去思考企业的命运,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激发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能够提高工作的绩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而员工是不当家的,你也根本不想让他们“当家”,所以要让他们站在老板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是一位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你先做到了这一点——像员工一样思考。
如果一个老板一味地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思考问题,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老板,也不可能做到宠信员工,只有经常性地站在员工的角度,像员工一样去思考,你才能理解员工的苦衷和难处,只有触动员工心底最敏感的那根弦,他才能为你而感动。
为什么要像员工一样思考
我们总在抱怨企业活力不够,员工忠诚度不够,难于管理,似乎这些原因都是员工的错,管理者没有任何责任,我们天天在“教育”员工,要像老板那样去为一个企业着想,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老板不能站在员工的角度,像员工那样思考呢?为什么一个员工在你的公司里工作就缺乏激情,换了另外一家公司就如鱼得水,宏图大展呢?
一定程度上,“管理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管理者本人的心态上,直接点儿说,就是管理者缺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诚”,怀着纯粹“利用”的心态来管理员工。
那么,这样的心态能管理好员工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你还是在以这样的心态来利用员工,那么我劝你,还是别太把员工当傻瓜了。
但是,这样的管理者却很多,他们在把别人当傻瓜的基础上,随心所欲地利用下属,当然,这其中也是有一定度的。只是,“傻瓜”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员工都是很聪明的,我们的老板与管理者不能一厢情愿的把别人都当作傻瓜,糊弄一下就行了。因为,时间一长,员工自然就会发现领导的用心,试问,那时,你还能像当初那样利用自己的下属吗?当然不能。
也许你会想:既然他已经觉察到了,那么我就顺势辞退他,再换个新人,“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跑”,新来的人工作“热度”更高。事实上,很可悲,许多企业都是这样做的。但是,你却忘记了一点,用一个没有任何职业训练的新人来代替一个成熟优秀的员工,值得吗?从培养一个新人到他成长为公司的核心人才,是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呀?这样来,这种缺乏真诚的管理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体系混乱不堪,不能任用好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委实是一种“人才浪费”。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如此的企业中,员工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越来越少了,公司上下存在着大量的花拳绣腿、虎头蛇尾、好人主义等种种形式主义现象;人浮于事,下放任务互相推托、遇到责任互相推诿、见到荣誉争相邀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导致公司总体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久而久之,这些公司的寿命也会像其“用人方式”一样,“热度”过了也就自然倒闭了,很难有什么长寿可言。
平心而论,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管理者都应该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下属和同事,将心比心地多替下属想一想,多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下属的立场多想一想。惟有真诚,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惟有真诚,合作关系才可能持久;惟有真诚,企业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和凝聚力。相反,一切的欺骗和谎言则最终都会被揭穿,并被这个世界无情地抛弃。
思考什么
像员工一样思考,不是说让你如何像某些员工一样偷懒耍滑,如何投机取巧,如何欺骗上司。事实上,这些情况的确存在,但毕竟是少数的。没有哪位员工希望自己给老板留下这样的印象,除非他不想干了,多数员工想表现自己还来不及呢。而是要让老板像理解公司苦衷那样理解员工的苦衷。
也许你当年也曾是从员工的路走过来的,而且走得很艰辛,甚至对当年的老板颇有微词,到现在都没有忘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切都好办了。你现在的手下或许正在思考你当年思考的问题,他们正在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大加指责,正在为受到某位主管不合时宜的喝斥而郁闷不已,正在被要求“没有任何借口”,正在为了不被“末位淘汰”而与其他员工“互掐”!
以上的种种现象,想必老板和员工都会有相同或相似的感觉。
为什么这种现象在大部分的员工中存在,并且一再延续下去呢?为什么员工的种种不满老板视而不见呢?这只能让双方产生对立情绪,对立总是会削弱战斗力,不是一条心怎能拧成一股绳呢?怎样改善呢?
换位思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人对感觉的记忆会忘却的,孩子在小时候经常受家长或是老师的打骂,心想等我长大的时候一定会换一种教育方式,但等他自己长大到当家长或是当老师的时候,恐怕又是首选这最简单的打骂型管理方式。许多老板在自己打工的时候心想着我自己要是当老板该怎么好好地对待员工,真到他自己当老板的时候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更多地开始观察其他老板是怎么对待员工的,自己就开始借鉴学习。
如果说,这位当上老板的员工还能从员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至少对有效管理和相互沟通方面是大有裨益的。同样的道理,员工要是能从老板的角度和高度来考虑问题,对自己的工作安排也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笨人是被蜜蜂蛰过好几次才知道不要去惹蜜蜂,一般人是被蜜蜂蛰过一次就知道不要去惹蜜蜂,聪明人见别人被蜜蜂蛰就知道不能去惹蜜蜂。吃那么多亏才明白这么点儿道理的老板,显然是愚笨的老板。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