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阿土仔的选择(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最后大致说说McKinsey的面试经历。McKinsey除了一开始的笔试,其余的面试都没有什么特别地方了。每一轮都是1个半小时,两个面试官轮流面试。每个人可能问一个长的case,也有可能问两个短的case,包括market sizing,brainteaser等问题。由于问题和形式都比较标准化,所以应对的策略也相对很统一。比如: 关于market sizing的问题,往往都是先思考两个问题: 1. 谁是主要的顾客?比如要计算餐馆的数量,首先考虑谁经常去餐馆。2. 最容易衡量的“端口”是什么?比如计算客流量的时候可以从柜台数目入手等。而且有关market sizing的问题,其切入点往往是人口。而对于常见的business case,需要做到的有: 在纸上把你的思路用树形图画出来展现给面试官;多和面试官沟通,敢于说自己的想法和问问题;不要过分套用framework(其实我所有的面试都没有用到framework);无论如何要保持冷静,至少看上去要冷静。总之,case interview是为了考察你的逻辑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面对压力的冷静,这些方面做好了,自然offer就来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最后一轮的时候拒绝了McKinsey,因为众所周知,McKinsey的文化是相当aggressive的。但是就我的性格来说,我更喜欢在一个自由一些、氛围和谐一些的环境下工作。尤其是在咨询业,一个很demanding的行业,我觉得公司的文化是我能否开心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更适合在Monitor开始我的职业生涯。
后记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被选择到选择的过程,通过在被选择当中积累的经验和财富,最后去选择。我的大学四年也是这样,从被选择到微电子系开始,一步一步,都是为了到一定的时候能够选择自己想走的路。而当我走过这一切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从理科转行到咨询也不是那么的难,毕竟理工科的学习能够让我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这些对于咨询这个行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几个关键的步骤走好了。就好比围棋,布局好了,局面就很有优势了。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说我也很适合做banking,我大多一笑了之。抉择已经做了,就不去再回味什么了。最关键的还是要做个“土人”,埋头踏实、开开心心地走下去。
“土”始“土”终,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