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少年心事当拿云(6)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就是在这种情绪中很固执地等待并且坚持着。好在没多久,就有了突破口,终于有了第一个面试,也是我投的所有简历中的第一个反馈——Deutsche Bank(德意志银行),就是这家可爱的公司。前面被拒的几家甚至连拒信都没有。当时那种兴奋,想起来觉得自己还是很可爱的。第一家面试就是德意志,起点高,代价更大,因为之前的intern面试从来没有很正式过,而且都没有什么竞争,所以面试方面的经验值简直为零。这个学费够高昂的。所以,各位师弟师妹,想办法多多锻炼自己的面试技巧吧,即便是模拟面试,也比毫无准备来得好。
Deutsche Bank我面试的是商业银行方面的,在那里叫做Global Banking,之所以被相中面试,看来是简历中我在HSBC的经历起作用了。当时见的是一个Vice President,除了简历以外,问了问我对商行的看法,问如果投行部门和商行都给offer会怎么选择之类。当时真是紧张得一塌糊涂,虽然面试官看起来非常的nice,还是结结巴巴的。最后当然被拒了。但好在让我也见识了一下大场面,见识了一下牛人们。另外,DB还是很人性化的,尤其是那个HR阿姨,真是非常负责而且周到。所以,在所有的投行里面,我对DB的印象是非常不错的。
开了张以后,接踵而至的就多了,在我投的全部投行里面,除了中金,至少都给了我一次面试机会。像Morgan Stanley,之前各部门的Analyst面试我一个都没有,却直接给了我Institutional Equity Division面试Associate的机会,而且第一次见的就是他们的上海首代。虽然最后还是被拒了,但我和那位面试官到现在还保持着良好的联系,这也算是个收获吧。这也充分证明了投行其实有时候的行为也是很难捉摸的,很随机的,别看得那么神圣。而Goldman我FICC进入了第二轮,被拒,之后由于机缘巧合,我又去面了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而且进入了final,又一次被拒,都让我有对不起那位两次让我过关的HR姐姐的感觉。
当然,我也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技术性的东西大家又可以从老T的文章里得到全部信息,我就简单谈一些个人体会就好了。
第一,准备准备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我党我军的战略,绝对适合于求职。你做好准备了却没机会,那没有办法,但是当机会来了你束手无策,就不能怪别人了。我面试DB,以及后来半夜12点被UBS突袭面试(当时太激动,忘了说要改时间),都是典型的没有做好准备而导致惨败的例子。再俗一把: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二,do your homework。这就是准备的内容了,也是光华一位外教给我的建议。包括你的英语、专业知识储备(关键是会用英语表达),还有就是市场信息。具体怎么做大家自然可以各显神通,我也不便多言。强调一下,英语口语绝对是成败的关键,我就被人说过我的英语pretty good,but not good enough。在说到有些学生的口语的时候,有人甚至用了恐怖的disaster来形容。有人开玩笑说,只要你的英语足够好,你肯定可以进入华尔街一流的投行。
第三,良好的心态。求职是一个漫长(对多数人而言)的过程,中间你有时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小公司都敢拒你;有时候你又会有舍我其谁的感觉,什么样的面试你都能杀出一条血路。我曾经经历过手里握有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CSFB,HSBC(Securities),HSBC,Citibank加上什么华夏基金、恒生银行所有面试机会的时候,也经历过所有公司拒信接二连三以至于一无所有、长达一个多月什么消息都没有的阶段。我相信,除了极少数牛人或者幸运儿,大家都会经历这样的百转千回。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我和老T几乎同时,所有的求职希望破灭,加上那时“光华人”论坛的运营在经济上出现困难,往里面垫了一些钱,以至于有的时候两个人竟然为了一份5块钱可以两人吃饱的盒饭而跑到遥远的一个叫做“饭店”的小饭店去吃饭。当时我们总念叨的便是: “过了这个冬天就没事了。”“工作,大不了重头来过,总不会饿死吧,好歹北大光华的。”在经历过最漫长的冬天后,老T和我都等到了还不错的结果。也非常感谢在我们一无所有、一无是处的时候坚定地站在我们身边,始终相信我们的兄弟姐妹,HZL老大,M哥,XPP,小胖,小宝,小YZ……没有钱,没有offer,但只要有朋友,有人,一切都不可怕。
第四,善始善终。我有一个习惯,除了面试完之后写感谢信以外,还会在确定被拒以后给这次拒我的面试官和之前让我通过的面试官写一封信,表达我的遗憾和以后努力的决心。如有可能,还不妨请他们说一下拒我的具体理由。这很多时候不会有太具体的答案,但也有例外。外企的人还是很讲礼貌而且人性化的。Morgan Stanley的面试官在接到我那封信以后,还特意给我打了个安慰电话,说这是Associate的职位,更倾向于以前有过全职经验的人。还说了一些什么我非常excellent之类的客套话,并鼓励我继续努力。后来他来北大的时候还请我喝了次咖啡。我之后拿到HSBC的offer,也向他作了汇报,并且半开玩笑地说等有了HSBC的经验以后,就可以再去他那里工作了。Goldman的经历也类似,FICC把我拒掉的是光华的师兄,在拒掉我以后也给我写了封邮件表示鼓励。那位两次让我通过第一轮的HR姐姐在第二次通知我结果的时候,更是向我说了大半天,也是加以鼓励。像Michael(前文提到的光华的外教)说的,投行对那些通过了几轮面试,尤其是进入final的人都是有留心的,不是说你一次面试结束就宣判你的死刑了,也许是这个职位不合适,也许是你更适合其他的职位,也许你还差那么一点点东西。总之,他们会keep an eye on you,你随时都可能会有机会。像我Goldman面试Research的时候,HR那边根本就没有问我什么问题就直接让我过了,不会因为我上次面试FICC没过就不再给我机会了。所以说,努力表现自己最好的水平和状态,面试以后把工作做足,对将来你再有机会进入这一公司或者行业是绝对有好处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