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我与北大的“七年之痒”(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疯狂之后,又开始冷静了,招聘的公司实在是太多,各种行业各种职位,自己要是每个都去试的话,投简历就能让我喷血。所以,开始思考什么类型的职业是我真正适合的,结合实习经历开始自我分析。因为是学心理学的,可以有机会进行一下测评,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兴趣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我喜欢用排除法——我在北大的七年,大多用的是穷举然后排除的方法。我实习是做的人力资源方向的,这可是我们系最对口的职业路线了,可是在IBM实习时了解到,人力资源属于Back office,不是公司的核心,真正的核心是技术和业务。自己在北大清闲了这么多年,已经很老了,如果再不拼搏一下的话,就要终身后悔了。人生能得几回搏啊!加上测评的结果佐证了我具有做销售的某些特质,于是就选择了这个对自己比较有挑战性的职业。当然首选是国际IT大公司,然后是其他行业的跨国企业。如果自己实在太孙子,那就去小公司!
简历筛选一关,如找实习的时候一样,还是颇受打击的,还好已经能清醒地面对这个问题,不会像刚开始找工作的同学那样大呼小叫了。看来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某种激情消失了,更多的是冷静。终于在10月底的时候,来了第一个面试机会,是深圳华为的国际营销。它是唯一让我可以放弃首选目标的民营公司,因为华为的国际营销是到别的国家做买卖,并且是卖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并且好多客户都是政局复杂的国家。自己感觉这个工作的挑战性极大,当时是抱着必胜的心态去的。华为的面试有些拖沓,要在现场等候一天,当时和环境学院的一个哥们在一起呆了一整天,算是患难了吧。现在这位兄台去了发改委,很牛的地方!面试是在一个屋子里,一轮一轮地来,一轮之后就是筛选,然后过关进入下一轮。大部分的时间是坐在外边的椅子上等待,中午有盒饭。第一次面销售,问题问得很尖锐,有的时候像吵架。对方让我列举自己适合做销售的理由,我列出一个她就反驳一个。总体感觉我还是发挥得比较次,因为是第一次面试销售职位,有些准备不足,或者是自己不了解情况,根本就不知道准备什么。
当天晚上华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位经理给我打电话,说人力资源部门对我有意。潜台词就是销售部门我完蛋了。第二天下雨,他还亲自到了我们系。感谢他的赏识,中午以朋友的身份请他吃了顿饭,长谈了一次,第一次感觉到华为踏实干练的军人作风。我澄清了想做销售的意愿,他也很尊重我的选择,并且好意地告诉了我我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第一印象让某位面试官感觉不好。第一印象,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样的招人标准太武断,怎么能凭印象选人呢?其实,我是应聘销售的,如果一个销售人员给客户的第一印象都不好,那么后来的工作就要难做好多。想来想去,可能是面试那天中午吃多了,还倚着墙不知不觉睡着了,被叫醒进去面试时,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呵呵,别提多难看了。小细节啊!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销售的面试机会光顾我,倒是有一些研发和人力资源方向的机会。我们系这几年来,抛弃心理学专业而就业的研究生好像不多,毕竟走一条全新的路还是比较难的。郁闷的时候,还好有MM给我安慰与鼓励。
IBM的校园招聘终于开始了。我属于实习过的学生,所以前两关免检,直接进到第三轮也就是一线经理面试。因为自己提出了转部门应聘,所以如果在面试中被淘汰了,就与IBM无缘了。很多部门都有实习生留下,留出来的指标相对就要少一些,造成竞争很惨烈。我的三个意向都是销售培训生,只是部门不同而已。因为要等其他校园招聘生走过笔试和一面,所以那段时间真的让我很焦急。毕竟这是自己心仪的公司啊。在心仪的人面前,总是很容易紧张。和我当时追求MM一样,每天都觉得有盼头,却每天都没有进展,不知道她会怎么宣判我们的将来。
眼瞅着好多人进入二面、三面了,有的都开始发offer了,自己的心开始往下沉。好歹有些部门还没有开始招聘,还是有一些希望,不过越来越向理论值靠拢了。这个时候,来了一段小插曲,就是前面实习时面试我的CRL的师姐,她到系里招人了。于是我又一次去尝试,当时的想法是先进IBM再说吧。后来还是很顺利,都到了最后三选一的关头。
总是在接近绝望边缘的时候看见曙光,开始面试CRL那边之后,我现在所在的部门也开始发面试通知了。因为很期待,所以很主动,准备也格外用心。提前到了1个多小时,问了问前台关于面试者的一些情况。进去以后,是一位很老练的经理,问的问题也很有挑战性。半个多小时,我一直在接受挑战,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完全凭第一反应。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压力面试。走出国际会议中心,心情还是蛮沮丧的,因为经理没有给自己一点鼓励,完全是挑战、责问、反驳,当时的感觉是无望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