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8)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四) 华尔街是什么街?
真实的生活并不完全是故事。所以,我的这篇求职之旅的(一)、(二)、(三)如果是我的一些故事的话,那么,到此为止主要故事已经收场了。在下面,我会竭力揭示出一些故事背后的东西。这正是本文最初的基调定位所在: 感性+理性。只有激情还不够,还需要冷静地思考。
文章最初提到,我是从土人开始的,最初也是懵懂无知的,甚至到今天拿到华尔街投资银行的offer,依然还是很大程度上的土人一个。而华尔街到底是什么街呢?投资银行又是什么行呢?
在《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一书中,作者开篇即这样说道:
俗话说: “华尔街的一端是阴阳河,另一端是坟墓。”
这句话很精辟却并不完善,它遗漏了位于两者之间的幼儿园。
这些年来,华尔街始终处于风顶浪尖的舆论中心,千夫所指,褒贬不一。本文不追究具体的道德意义,不过想友情地提示一下看官朋友: 真的想走进这条街吗?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甚至说,适合者只是少数。再甚至说,少数中的少数。
如果你对于这些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可以看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
迈克尔•刘易斯,《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中文版,海南出版社。(光华人网站上有电子版的,包括英文版的。)
罗恩•彻诺,《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上面那两本书基本上是从纪实或者畅销书的定位出发来提供看待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角度的。如果就学术而言,国内最近也有些关于投资银行的书面世,比如:
何小锋、黄嵩,《投资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谢剑平,《现代投资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外关于投资银行的书也很多,我曾从北大光华的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借出书并影印过如下几本:
Charles R. Geisst, Investment Banking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Prentice Hall.
K. Thomas Liaw, The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ing, John Wiley & Sone, Inc.
有些网站也有丰富的资料,除了各大投资银行网站以及一些财经网站比如WSJ(华尔街日报)、FT(金融时报)、Bloomberg等等(相关网址恕不赘列),还有比如:
http: //ww.vault.com
http: //ww.wetfeet.com
http: //http://www.careers-in-finance.com/ib.htm
http: //http://www.investment-banking-resources.com/
http: //fisher.osu.edu/fin/cern/invbank.htm
http: //http://www.a-ten.com/alz/inbank.htm
http: //http://www.cibclub.com.cn/net/index.php(注: 和君创业做的,其老板王明夫另办有所谓的投资银行私塾,不过我没有参加过。据我所知,北大清华有些学生参加,具体情况不详。)
http: //http://www.hongxing163.com/list.asp?boardid=43
http: //club.amteam.org/club/home.html (注: AMT Club,背景是著名的华尔街金融培训公司爱姆特,这个网站的大部分资料和咨询相关,但有很多关于投资银行的资料。)
http: //http://www.gsmer.net/home/forumdisplay.php?f=100(光华人网站的投行版,上面有大量的关于投行的资料。)
就求职而言,Vault和Wetfeet作为最好的两大职业服务网站,每年都会推出最新版本的投资银行指南,包括投资银行介绍、相关金融知识、面试指南等各方面。国内目前也有些关于投资银行求职方面的书,但最好的无疑是许国庆、李国忠写的《无领到白领》(中信出版社)。
如果还不知道投资银行的话,那么先去看一些相关资料吧,了解一些背景情况!
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在结尾,我必须指出: 无论一些光环多么耀眼,仍要看到光环背后的一些东西。而且,毕竟,最后可以去投行的人依然是少之又少。那么,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呢?是否应该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呢?大而话之,从历史上看,任何盲目跟风都只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从荷兰的郁金香到中国的君子兰,从文革后中国的“文学热”到今日大学校园里的“投行热”,这里面真正的思考者有多少呢?
改一句俗话作为本篇收尾吧: 街上有风险,走路请当心。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