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感觉比较大的收获有几点:
1.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尤其是听别人说话比自己说话更重要,其实就是交流沟通的能力。关键是一定要耐心和各种客户打点关系,善于处理各种问题。
2. 和身旁的人打点好关系,而且是和各阶层的人都打点好关系,任何人都是资源。我和我所在的银行网点的人的关系都还不错,结果连银行的保安都来给我帮忙拉客户。
3. 要撑得起失败,我刚开始前几天,每天我都会见至少两三百个客户,每个都会颇费些嘴皮子,所挨的冷眼白眼不知道多少,可是前几天却没有什么成效,这个时候就要继续坚持下去,而且要注意总结经验,然后随后业绩逐渐提升,到后期自己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且减少了许多无用功。
最后我的业绩是40天基金销售期内卖了1500多万(不包括机构客户),应该说自己对这个成绩还是颇为满意的。毕竟自己从无到有,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可以有这么多个人客户来购买,自己还是颇有两分得意的。
这个时候也快开学了,停掉了博时基金公司的工作。两个多月的工作也是蛮辛苦的,没有怎么休息过,恰好这个时候Beyond来北京开演唱会,于是一个人很high地换上一套不羁的行头,跑到工体在震耳欲聋的激情澎湃中声嘶力竭两个半小时。散场的时候,想想自己的青春,其实也就像这歌声一般,已经消失在空气中了。但至少,曾经热血过。
那段时间自己独自住在北京西郊一亩园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里。开学前的一段时间,闲散的时候就在空旷的圆明园里转悠。一个夏夜,和朋友们多喝了几杯酒,送走了朋友,其时皓月万里,自己狂气突发,一个人跑进园子里纵声高歌,并又凑得几句话:
(其一)
皓月数千里,独坐圆明园。
浮生看似梦,意气逼少年。
万里觅封侯,白首醉发狂。
千古豪杰往,匹夫将世匡。
且把吴钩放,对月歌风流!
(其二)
醉卧黄土场,笑看风雨狂。
但作一游侠,可把人间悟?
草芥笑将相,龌龊嘲豪强。
俱作粪土灭,唯得风流存。
举目高山仰,低头羡大江。
我将白驹系,愿歌永高吭!
当时给几个朋友以短信形式把这几句话发了过去。一个朋友老黄也给我回了几句: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千万屑小俱尘灭,风流还须我辈来!
风流我辈!当时的我正是这样在月夜下再次泛起少年张狂!
而很多时候,张狂代表无知。
而很快,新的生活扑面而来。
这也正如标题所说,土人(即我)的生活真正开始了。
(二) 我心还如火吗?
当年还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我心如火》,希望以一些或许苍白的言语来勉励自己坚持自己的北大梦。2003年9月,借句俗语来说,就是如愿以偿地跨进了北大的大门。或许只有自己真正跨进去这道门,才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的东西吧?比如,国际投资银行。
2003年9月末,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来北大开招聘的宣讲会。当时入学不久的我兴冲冲地跑过去旁听,见识到了什么是人头汹涌、群情激奋。我坐在台下,看着周围兴奋但眼中还有一丝迷茫的毕业生们,我很冷静。但我知道,明年这个时候,我也会成为其中一员。德意志银行的介绍片特别煽情,片子的logo赫然是: Passion to perform!让人看了后热血沸腾。可是残酷面试的最终结果,将是从成百上千名申请者中选拔出寥寥几位。比如摩根,2003年只招了2位,一位刚进去的毕业于清华的男生现身说法: 经历了11轮面试!
国庆期间,有感于一个月以来在北大的感受,自己写了篇《北大生活杂记》,文章的结尾写道: “不争的事实是: 绝大多数一流的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只在北大清华招人。而自己又将身属何方?”
北大流传着无数牛人的故事,演变为传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