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节 不要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不要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有些人遇到烦恼和挫折,好找知心朋友倾诉。这时,知心朋友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一般也会得到对方的安慰和帮助。基于此,有些员工潜意识里会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并希望与老板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和互相帮助的关系。当他们真正这样去做时,却很容易让老板抓住把柄,影响其在职场中的发展。
老板与员工之间是对立关系
虽然说在公司里,老板和员工应该互相合作,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实现双赢。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1)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在公司里,老板是绝对的领导者,他习惯于向员工发号施令,即使决策失误,也是他自己的事。而员工是老板管理的对象,是被管理者,他必须听从老板的指令,执行老板安排的任务,即使老板错了,在提醒老板依然无法改变老板的决定后,他还是要无条件地执行,除非他做好丢掉工作的准备。
(2)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
老板是雇用者,员工是被雇用者,老板给员工提供工作机会,员工为老板服务,为老板创造效益。这种关系并不是永久的,随着公司的发展,老板可以解雇员工,员工也可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辞职走人。
(3)最根本的利益不同。
2004年3月,一篇《裁员纪实:公司不是我的家》的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文章称,老板最关心的是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自己的利益,这是他的根本利益。员工也关心公司的利益,因为只有公司发展了,员工的利益才会得到保障,并有上升的可能。但员工最关心是自己能从公司的利益里获得多少,是否合理。老板是以员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多少来衡量员工的,而员工是以能从公司获得多少来衡量老板的,所以,一旦达不到双赢,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就会被打破。
老板与员工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不适宜两者发展友谊,更不适宜发展知心朋友。
除了工作,老板不是你的倾诉对象
在现代企业里,老板和员工仅限于一种工作关系。老板给员工提供工作机会,员工给老板创造效益。就是这么简单。这与传统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在计划经济时代,员工进企业参加工作后,似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企业了。不但工作上有什么事好捅到老板那里,连家庭琐事也找老板倾诉,比如:夫妻不和,对方跟哪位同事关系不好,自己家庭遭遇了什么困难,请老板给亲属安排工作,等等。在现代企业里,如果员工再把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捅到老板那里,老板一般懒得管,并容易引起老板的反感。
如果你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满腔热情地找老板倾诉,不知你想没想过老板的感受,他是否也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如果老板当初与你地位相同时,曾经是知心朋友,也许老板念及旧情,还把你当作知心朋友看待,那你不妨跟他倾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并寻求老板的帮助。如果老板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显然是提醒你注意:现在你们的身份已经有所不同了。这时你就不要再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公事公办,私事也不要带到公司里来。
一般员工与老板并没有特殊关系,这时向老板倾诉家长里短,老板一般都会很反感,但碍于情面,老板不会当时给你难看,一般会提醒说:“对不起,现在是上班时间,我很忙。”如果你以老板的知心朋友自居,认为向老板倾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赖着不走继续倾诉,就会惹恼老板。老板会阴沉着脸说:“你先回去吧,我马上要开会。”甚至将你轰出去。这样,你给老板留下的印象就不只是不好,而且是恶劣了。
与老板倾诉私事,不但让老板觉得你公私不分,而且有侵占公司利益的嫌疑,当然,让老板最直接感觉到的就是你没有自知之明。给老板留下如此印象,你就别指望在公司里获得好的发展了。赶上裁员的机会,老板一个借口就炒你的鱿鱼,即使不辞退你,也会将你打入冷宫。
不要跟老板交心
有的老板性格外向,而且平易近人,很容易吸引员工向他靠拢,甚至消除员工的戒备心理,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你跟老板交心,可以说是犯了职场中的大忌,即使跟一般同事,都不应过多地暴露自己,况且是跟你的老板。一般来讲,隐藏在内心中的想法,都属于心中的秘密,是不适宜拿出来公开讲的。如果你什么都跟老板讲了,你就成了透明的,老板就完全掌握了你的情况,在对你的管理中就完全占据了主动。特别是你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老板,你就成了老板手中任意宰割的羔羊。
李荣是一家电脑公司的技术人员,跟老板相处得就像哥们儿。一天下午,李荣加班加得很晚,老板请他吃晚饭。几杯酒下肚,李荣头脑一热,说他也想开一家电脑公司。
老板一愣,但很快恢复了表情,并鼓励李荣说:“年轻人就应该有闯劲,我支持你。”
李荣说:“我现在的技术还说得过去,但对销售还是一知半解。”
老板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嘛。凭你的能力,再干上两年就能独当一面了。”
李荣说:“你放心,两年之内我是不会走的。”
一周后,公司又招聘了一名技术人员,李荣也接到了解聘通知。李荣一脸茫然,找老板询问。老板一本正经地说:“在我的公司里,你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了。你应该多干几家公司,多积累点经验。我是从你的自身发展考虑才忍痛割爱的。”
李荣蓦然醒悟自己为什么被炒鱿鱼了,都是因为自己跟老板交心,才让老板抓住如此“富有人情味”的把柄!
别成为老板的眼中钉
员工若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就容易忘记自己在公司的角色,向老板提一些不该提的建议,如,“新的一年开始了,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不是该给员工加薪了?”甚至这样向老板表述:“我认为,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应该给员工加薪。”虽然你的本意是为公司着想,但加薪是老板决定的事,即使真的应该加薪,也轮不着你说三道四。况且,你站在员工的立场上提让老板为难的建议,让老板觉得你代表员工跟他作对。长此以往,你就成了老板的眼中钉,成为老板裁员的首要人选。
周扬是公司的管理人员,跟公司老板是中学同学,所以一直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看待,经常向老板提一些与自己工作无关的建议,为员工争取利益。虽然老板很少采纳周扬的建议,但久而久之,周扬便赢得了“工会主席”的绰号。周扬很得意,却引起了老板的极度反感,将他调到分公司,分到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上。
周扬不服,质问人事部。人事部答复的理由是:不热爱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
周扬琢磨了一番才醒悟,不由得黯然神伤:自己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没想到老板却把他看作普通员工!他越想越心灰意懒,最后主动辞职走人。
在职场中,员工不要妄想成为老板的知心朋友,也不要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这条捷径是行不通的。要想在职场中获得成功,还是按照岗位职责扎扎实实地做事,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得老板的青睐。这种方法虽然笨拙,却是最保险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