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四十三年风雨耕耘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
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
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1970年11月23日,他的助手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野生稻──野败。经过3年研究,袁隆平发表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袁隆平说:我们在野生稻里通过分子检测技术,发现了两个增产基因,一个基因比现在的高产杂交稻增产18%的效益,两个基因解决36%。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
1998年,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袁隆平说:“800公斤不简单呢,现在我跟你讲一个数字,世界上的水稻平均产量只有250公斤,我们中国现在的产量每亩是420公斤,在世界上排第四位了,第一位是澳大利亚,它面积小,只有100多万亩,它有将近600公斤。我们是400多公斤,跟日本、美国的产量是相同的,排在世界上前四位。现在一下变800公斤,你想一想,当它变成成千上万亩的时候,可以养活多少人。我们算了一个账,最保守的估计,我们现在全国种的杂交稻是2.3亿亩,我只推广2亿亩超级稻,每亩按最保守的估计增产150公斤来算,每一年可以为国家增产300亿公斤粮食,300亿公斤粮食是个什么数呢?比一个湖南省的全年粮食总产量还要多,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口。还可以在这个基础再增加150公斤,就是可以多养活我们1.5亿人口。人口学家讲,到了2030年中国的人口要增长到16亿就平衡了,还要增长3亿人口。但是我一项科研成果可以解决1.5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