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研究过程揭示的问题(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最后的研究结果让我大开眼界、又惊又喜。我总算明白了:战略的精髓原来是“以我为主”。具体地说,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公司是怎样做到“以我为主”的?在这里,我提供一个“三边行动”分析框架:利用利弊参半的世界产业游戏规则;利用中国优越的经营环境;开发本企业的绝招。
1、利用利弊参半的世界产业游戏规则
利弊参半的世界产业游戏规则是指,尽管世界范围的产业游戏规则,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特别在金融领域。不过,由于中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技术水平等方面拥有的综合优势,已经影响到世界产业游戏规则,并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个法则朝自己有利的方向扭转。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用70美元生产出来可以骑的自行车的,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低端自行车的质量和美国生产的一样好,但是价格更低。”美国国家自行车交易商联合会的一位执行董事说。
美国企业无法按中国人的价格生产,因此,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占领了市场,去年已经占到了美国1680万辆自行车销售中的近85%。
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位企业家可以证明在中国制造的确有优势。他进行过计算:制造工人的工资在中国是每小时1美元,在伊利诺伊是每小时12美元;中国的厂房租金是每平方英尺2美元,在伊利诺伊是8.5美元;在中国生产还能接近供应商,不再需要支付运费。但是他还对中国工人是否能满足要求感到怀疑,因此他要求一家中国企业生产一种特制的网络设备,几天后他就拿到了完美的样品。他说:“我当时大吃一惊。”他立即在苏州建立了工厂,而且在20英里以内就能买到所需要的一切。
上面是《洛杉矶时报》的一篇报道。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呢?结论是清楚的:一个“高质量加低价格”的产业模式已经在中国诞生,它将有力地冲击世界产业游戏规则,它对世界有利,对中国也有利。我们准备好了吗?
2、利用中国优越的经营环境
有一种不良风气是应该立刻杜绝的。一部分企业家和高级经理,经营无方,不好好检讨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头,却毫无根据地抱怨、批评中国的经营环境。我要对这些人说:“放下批评家的架子吧!为什么别人能看出、并利用中国优越的经营环境,而在你的眼里却是一团漆黑?为什么别人成功了,而你却一败再败,只有在那里抱怨的份?”
几乎所有权威的经济调查研究结果都表明:美国和日本在其经济排名上升阶段所具有的许多优势,中国也都具备。像美国一样,中国也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而可以有效拉动内部需求;像日本一样,中国也有一支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大军,以及可方便获得的资本和技术……等等。
韩国总统首席政策顾问权五圭说:“在土地、政府作用、薪水等所有生产因素竞争力方面,中国远远领先于我国。在这种情况下,把上海和我国的经济特区(永宗岛)做了比较,结果感到,尽管我们在努力,但在条件方面与中国仍有很大的差距。”
能不能利用好中国优越的经营环境,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公司和屡战屡败公司的一个重要分野。
3、开发本企业的绝招
能不能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关键的是看你有没有自己的绝招。此外,在大多数产业领域,一上来的竞争对象就是跨国公司,是弱对强。因此,你要成功,一定要有绝招。如果你跟跨国公司之间,永远只是向它学、只是向它请教,而没有自己的绝招,是永远打不赢的。
你看,巨人以集中资源见长,取得了领导性市场份额;奇瑞造中国人买得起的产品,在自主开发上打败了三大汽车骨干企业;比亚迪用“中国版”生产线攻击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终结了“日本制造”;力帆摩托做好仿造学问,席卷海外市场;华为宣传群众英雄,使公司上下洋溢着一股牺牲奉献的精神,提高了队伍凝聚力;航天科技集团实行“全国一盘棋”,把神舟五号送上了天;航天科技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海军部队、马祖光教授高瞻远瞩培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企业允许试验、允许失败,允许总结经验再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还有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典范公司运用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样一种经营原则,是一种浸透了毛泽东管理学思想的原则。毛泽东管理学行之有效,能够推动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就表明,中国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的确有自己的东西。同时,还从一个侧面宣告:我们是有自己的信仰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