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灵活机动 注意调整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每隔一段时间该总结一下,看一看学习计划制定得是否合适,执行得效果如何,根据课程的进度和自己的基础,可以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复习内容的主次调整一下,使学习计划富有弹性,更完善,始终都要具有针对性。
对此,上海市市北中学凌向明同学很有体会。他的认识也很有代表性。他写道:
记得在高一下半学期,我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学习很吃力、很被动。吃力,表现在花的时间不少,但对于学过的知识似懂非懂;被动,表现在被作业、测验牵着鼻子走。起先,我以为这是时间花得还不够。所以,就更加拼命挤时间学习。我安排了一张时间表,早晨很早起来跑步,锻炼身体,接下去便是学习项目,一个连一个,排得非常紧凑,而且时间规定很严。从表上看时间利用率似乎很高,一分钟都不浪费。但实行下来效果并不理想,身体反而被拖坏了,特别是视力明显下降了。
我开始寻找造成这种局面的具体原因,发现自己虽然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少,但真正有效的却不多。……后来,我终于领悟到,尽管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学习和休息,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于是,我每天早晨起床后(不过分早起),读读英语单词,吃完早饭参加学校组织的早操,然后进行早读、上课。课间休息时走出教室活动活动。午饭后看看报刊或打打乒乓,安排一个短时间的午睡,以保证下午上课时有充沛的精力。下午课后的自修时间,我就趁热打铁,做完作业(因量而异,多了就留一部分到晚上做),复习一下当天的功课。放学回家到晚饭前,主要就是娱乐了,听听音乐,和知心同学探讨探讨各种问题,有时也留在学校做些社会工作。晚饭后到睡觉前时间比较集中,可以用来复习或继续完成作业,也可以用来预习或做些课外习题,看些课外书籍,等等。同时做到适时睡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这样的作息时间表有作息内容的顺序安排,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既保证了学习,也兼顾到休息,比较灵活,效果也比较好。因为有了充足的睡眠,就减少甚至消灭了上课打瞌睡的现象;适当参加了体育活动,体力有所增强,课余生活丰富了,精神状态大有改观。渐渐地,我感到学习轻松多了,身体也逐渐好起来了。可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使自己在精神最好、思维最佳的状态中学习。虽然花的时间不多,效果却不错。我想,这可能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学好文化知识的奥秘所在吧。
凌向明同学从制定超出自己负荷的“时间表”,到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时间表”的过程,也就是他学会利用时间的过程。学习计划的安排只有适合自己、张弛有度,学才会驶上快车道。
细节小锦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在计划中留出机动安排的时间
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应该至少留出半个小时,作为机动安排。主要是用来回顾与复习,把前一段时间学到的知识点串起来,整理成一个系统,以加深印象,更牢固地掌握,把基础打得更坚实。在每周的计划中,也可以留出周末半天的时间,来对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2.根据各科成绩,合理调整时间安排
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别科目拖后腿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在计划安排上有所侧重,在成绩差的科目上多花一些时间。最好是在不影响正常计划的前提下把机动时间用来查漏补缺,每天至少要解决一个问题。重新调整各科目的时间安排,在保持好科目成绩不退步的前提下,尽量多分些时间给不好的科目。
3.每个学期要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一次总结
每个学期结束以后,根据自己考试成绩来考察,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在新的学期应该怎样调整。
4.根据突发事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当出现生病等突发情况时,需要制定出新的学习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原则上是不要被突发事件打乱学习进度。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