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独立自主
无论或迟或早,我们都需要离开父母的保护伞,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独立性与竞争意识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基本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有赖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
夏令营里的启示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一起,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两国孩子年龄都在11至16岁之间,每人负重20公斤,要求至少步行50公里路。但在半路上,中国孩子就以背包带断开为由,纷纷把背包扔进马车,而日本孩子即使有的生病了,也坚持背背包前进。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的,里面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只有一些吃的,很快就弹尽粮绝,只能靠别人援助。吃饭的时候,日本孩子自己生火做饭,吃得狼吞虎咽,而我国的孩子只能可怜巴巴地看着领队大人,不知所措。
在这个夏令营里,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表现出极大反差,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日本人甚至公开宣称中国的下一代已不再是他们的对手。
十几年后的今天,中国孩子又一次和日本孩子进行了一次夏令营,他们的表现进步了吗?让我们来看看2004年8月19日《长江日报》的报道:
“前不久由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组成的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内蒙古进行。时值当地罕见的高温,整个行程十分艰苦。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显然此前已经做足了准备,把野外生存条件的艰难想到了极尽。当地随行的人员看到日本小孩瘦小的身体却背着与其不相称的包裹,想要帮忙,立即遭到拒绝,日本小孩觉得受到了侮辱。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是同行的我国孩子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我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
我国孩子的表现又一次让人叹息。他们之所以始终输给日本孩子,关键就输在独立的品质上。缺乏自立品质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是不可能在将来成功、成才的,更不用谈肩负民族自强的重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