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谈寻根



  虽然你读过的中国东西不多,但是相信这次到北京,你也会有许多感动。你不是说了吗?要去紫禁城,看看格格住的地方:还要上长城,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你和妈妈甚至为此特别买了两双带齿的靴子和厚厚的羽绒大衣,好承受长城上的寒风。

  记得十多年前,你哥哥第一次来大陆,刚下飞机那天,我带他上颐和园,他惊讶地说:“天哪!那么多中国人,都说中国话,都笑嘻嘻地。”

  ◎肉饼的滋味

  他们要寻根,如同一个旅人,在旷野里迷了路,必须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把自己站的地方与来的地方画一条线,才知道已经走过的路。与下一步的方向。

  你突然发觉通过那么一块肉饼,竞使你想到你的祖先,发现那些与你相似的亲人。顺着那条路,你找到了自己的根!

  ※·※·※·※·※·※

  再过两天,你妈妈就要到北京来了。

  那是你第一次到亚洲,也是妈妈第一次到大陆。过去我曾经多次要你们去,那是因为你没有假期,妈妈又得留在纽约陪你而没能成行。直到上个月,一下子,突然因缘际会、水到渠成,好像冥冥中上天安排,你和妈妈就有了这次的“壮游”。

  那确实像是上天安排的,首先妈妈发现你今年的圣诞假期特别长,而且正好接上前后两个周末。

  接着我为你写的书《靠自己去成功》在大陆出版,许多媒体都邀请你上节目;更“神妙”的是,北京同仁医院突然说孙琴珍的眼睛可以动角膜移植的手术后,而且他们最近就可以特别安排。

  这是最令大家兴奋的消息,所以我们全家决定一起到北京陪孙琴珍治病,也看看向往多时的故国山川。

  这句话或许人还不懂,因为你在美国长大,中国的东西读得少。但是对于我和妈妈就不一样了。

  当我们从小读过的地名,一下子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自然会有一种激动。

  记得去年我由壶口瀑布到西安,因为绕道由山西过去,中午出发,深夜十二点才到。夜里,饿着肚子,在黑漆漆的夜色中前进,我非但没觉得苦,反而十分兴奋。因为就在车灯的照亮下,我看到许多牌子,牌子上写着我在历史故事中读到的地名。不像北京、西安、南京那些大城,我已经一再造访。临汾、侯马、潼关、风陵渡,它们都是小城小镇,我一生都可能不会特意前往的地方。

  但是那一夜,我经过了,仿佛通过时间隧道,回到千百年前。黑漆漆的夜色,反而让我能更多想像的空间,把童年历史故事里的情节,在车窗外和脑海内重新编织一次。

  虽然你读过的中国东西不多,但是相信这次到北京,你也会有许多感动。你不是说了吗?要去紫禁城,看看格格住的地方;还要上长城,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你和妈妈甚至为此特别买了两双带齿的靴子和厚厚的羽绒大衣,好承受长城上的寒风。

  记得十多年前,你哥哥第一次来大陆,刚下飞机那天,我带他上颐和园,他惊讶地说:“天哪!那么多中国人,都说中国话,都笑嘻嘻地。”

  连中国人笑嘻嘻的,都令他惊讶。那是因为他在台湾长到七岁才移民美国,小时候听到政治宣传,都说大陆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地方。你可能不信,当我和你妈妈二十多年前读到陈若曦的小说,讲到大陆小孩子吃冰淇淋的时候,也曾经十分惊讶,因为那跟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印象实在差太远了。

  岂止台湾与大陆有隔阂啊!西方世界对中国,至今还不十分了解。正因此,我觉得你这次到北京,更有特殊的意义。希望你能亲身去体会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感觉,也亲眼看看你祖先来的地方。

  你学心理的哥哥说得好——每个孩子到了一定年岁,就有了自我认知的问题。过去孩子跟在父亲身边,用父亲的认知当作认知,但是当他一步步进入社会,就逐渐发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开始会想:“我是谁?在这个世界上,我算什么?在这个国家,我站在什么位置?”

  所以许多在童年时自以为跟白人没什么不同的华裔小弟,小时候拒绝学中文.进入大学之后却去选修中文课——

  他们要寻根,如同一个旅人,在旷野里迷了路,必须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把自己站的地方与来的地方画一条线,才知道已经走过的路,与下一步的方向。

  你也说妈妈讲去北京一定要吃东来顺的涮羊肉和全聚德的烤鸭。这些我都吃过,也会带你去吃。但是你知道爸爸到大陆来这么多次,印象最深的食物是什么吗?

  是有一次我的堂姐在她家请客,吃烙肉饼。我一口咬下去,吓一跳,心想:天哪!原来以为只有你奶奶会做的烙肉饼,居然堂姐也会,而且做得一模一样。

  相信你有一天,吃到那烙肉饼,也会有同样的感动,感动得让你说不出话来,因为它让你想到死去的奶奶。你突然发觉通过那么一块肉饼,竟使你想到你的祖先,发现那些与你相似的亲人。顺着那条路,你找到了自己的根! 

 
页首 页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