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子恺漫画从此一举成名


  此画作于1924年,最初发表在《我们的七月》杂志上。这是父亲早期漫画之一。
  画题取自宋朝词人谢逸的《千秋岁·夏景》。词的后阙为:“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人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当时,父亲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与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等共事。
  夏天的夜晚,好友三五人聚在一起,喝茶闲谈,观赏新月,直至深夜。人散后,父亲送走客人回来,画下了这一意境。
  这幅画于1924年发表后,立刻引起了郑振锋极大的兴趣。他说:“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郑振锋就向我父亲要了一些画去发表在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并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子恺漫画从此闻名于世。
      (宝)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